APP下载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1-19张晶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

张晶

【摘 要】:目的对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将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改善,将其生存能够提升,有着很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为小儿脑瘫,现阶段,脑瘫还没有相应的根治方式,采用早期发现并且实施干预是对其治疗的主要原则。对于脑瘫儿的实际治疗中不但需要将患儿躯体的形态功能进行恢复,还需要对患儿的身心健康进行补偿,促进身体以及智力等方面正常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当中,就需要采用饮食以及心理护理和康复运动训练等护理方式,促进患儿的身体以及智力等合理发展,从而将患儿的生存质量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基本上都能够和医患人员进行良好的配合和交流。并且对不愿意参与到该实验和含有气压相关功能性障碍的患儿。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人员为50例。观察组当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1.2)岁;在这当中,痉挛脑瘫26例、肌张力低下脑瘫15例、手足徐动型脑瘫6例、其他类型脑瘫3例。对于对照组当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9±1.5)岁;其中痉挛型脑瘫25例、肌张力低下脑瘫1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6例、其他类型脑瘫2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義(P>0.05),有一定的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多招租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其实际的操作主要有:第一,运动训练,因为选择的患儿在一定意义上都存在相应的运动 功能障碍,所以,在实际的护理中需要按照患儿的实际运动功能有针对的干预,对其实施翻身以及抬头等运动训练,同时在训练中需要对患儿的异常动作及时的纠正。因为很多脑瘫患儿都有肌张力增加的情况,所以,就需要强化患儿肌肉的训练,在对患儿肌肉痉挛状态进行解除,将拮抗肌的力量加强。第二,语言训练,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让家长观察学习,同时使得家属和患儿做好相应的交流,在训练中,主要就是给患儿提供相应的刺激,以此来对患儿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例如,一些玩具以及图画等对患儿实施反复训练,同时加强和患儿的沟通,以此来对患儿的语言能力提升。第三,智力训练,脑瘫患儿通常都有一定的智力障碍,对于没有发现的并且伴有智力障碍的患儿更要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此来将患儿的智力障碍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在本文的研究中,护理人员主要就是对患儿反复进行人和物的教育,在病房当中护理人员和家属以及患儿之间实施简单的游戏活动,使得患儿能够很好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同时可以将孩子带到户外对相应的事物进行基础,采用生动的形象方式将患儿的兴趣提升,以此来促进智力的提升。第四,心理干预,在和患儿以及家属的交流当中,需要确保态度和蔼,同时对于患儿家属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的解答,实施针对的心理疏导,将患儿以及家属对病房的环境所带来的恐惧感降低,对心理问题有效改善。第五,饮食指导,相对于处于母乳期的患儿做好相应的母乳喂养,对患儿给予正常的饮食,采用一些高蛋白和容易消化的事物,相对于一些喂养比较困难的患儿需要实施相应的饮食训练。第六,加强健康教育,主要就是对患儿家属实施相应的脑瘫知识的讲解,使得家属能够对脑瘫相关有效了解,提升对其康复知识的认知,提升患儿家属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康复护理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43.2±5.1)、(65.8±4.7)分。对照组分别为(42.9±4.5)、(58.7±3.6)分。观察组在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前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脑瘫其主要表现就是运动障碍异常,通常还有相应的语言障碍和智力问题等并发症,对患儿的实际正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还会将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所以,加强对脑瘫加强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非常重要。现阶段,脑瘫护理中其康复目标就是将患儿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和改善,所以,在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当中,就需要针对运动以及智力和语言等方面的重视。

对于脑瘫患儿能够达到生活自理的基础条件主要就是运动功能的训练,比如,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的良好,就能够使得其很好的在正常的生活中融入,并且,也能够将患儿的自信心提升,所以,运动训练在患儿功能恢复当中非常重要,通常,康复训练主要就是智力训练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主要有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句训练。同时,在对脑瘫儿训练当中还需要加强特殊教育和语言训练等作为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将患儿自身的内在潜力体现出来,从而为脑瘫儿童获得全面的康复条件。并且由于脑瘫儿需要长期的训练,这样才能够使得其肢体功能获得最佳。采用对脑瘫患儿实施准确的康复护理,才能够将患儿的治愈率提升,最大的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对住院病程降低,提升患儿的实际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表明,在采用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评分;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观察组护理方式不但能够对患儿的运动功能提升,还能够对患儿的实际生活质量提升。综上所述,在脑瘫患儿实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对患儿的运动功能合理的改善,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能够提升,效果良好,在实际的临床中可以有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海娟,吴跃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OL].河南医学研究,2017(21):1

金伟.综合性康复干预对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及基本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1):89-90.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改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