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19马晓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手术室

马晓星

【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2例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来院接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分为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手术室麻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23.85±7.63)min、术后完全苏醒时间(42.67±11.44)min、麻醉恢复时间(50.42±11.22)min,较对照组麻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气管插管时间为(34.35±7.26)min、术后完全苏醒时间(70.57±12.28)min、麻醉恢复时间(84.34±13.44)min,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手术室;麻醉苏醒;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属于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新型护理模式,是以人性化、规范化、系统化为一体的综合护理理念,全面以“麻醉患者”为中心,激发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凸显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同情心。通过运用呼唤苏醒方式进而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同时加快了患者的意识恢复以及苏醒时间[1]。本文选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室进行就诊的62例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苏醒效果进行深入探究,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手术室接收的62例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本次中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手术标准。排除心、肝肾脏器功能损伤等其他异常疾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1例(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33.02±2.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36.25±2.3)岁;62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手术类型分别有脑外科手术22例、胸外科手术28、普外科手术12例。以上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式

1.21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对照组:对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1)术后对患者监测血压、心率等常规生命体征指标。(2)指导患者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位。(3)及时对患者给予唤醒,并给予关心、安抚患者[2]。

1.22 观察组:对本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对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给予心电监护,结合手术类型是否给予导尿管等护理干预。(2)术中对患者进行耐心询问,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告知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的可能会产生的不适感及配合医生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共同完成整个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3)麻醉效果消退后,护理人员应采取熟悉的唤醒声音唤醒3-5次,待患者产生反应后,可再次发出指令,并观察指令的完成情况,循序渐进辅助患者完成多种动作,并做好详细记录。(4)术后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换,与此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苏醒期躁动的事件发生[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气管插管、术后完全苏醒、麻醉恢复时间)各个指标情况。

1.4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发现,观察组麻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麻醉护理过程中,极易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促使造成意外性伤害的可能性相对极高,为此,为有效减少患者在苏醒期出现意识障碍的几率,使得患者尽早苏醒,是目前临床医护人员需求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为一体的护理理念,激发医护人员的同情心与责任心,有效填补了过去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有利于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观察组麻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这与赵佳,吴文燕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一致。由此得出,针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同时促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减弱,加快患者意识恢复功能,进而促进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对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劉颖,刘玲玲,刘铁伟.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202+204.

丁祎.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70-72.

逯岩.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2):143+147.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