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分娩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估

2018-01-19谈轩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分娩集束化护理初产妇

谈轩

【摘 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集束化护理方法,评估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初产妇,双盲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4.44%)、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7.78%)高于對照组(8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风险,提高母婴安全,对初产妇而言意义重大。

【关键词】初产妇;分娩;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若忽视其临床护理工作,则会显著增加分娩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初产妇分娩护理工作质量,应对护理工作进行不断强化,采取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为初产妇创造更为良好的分娩环境。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90例初产妇,对其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9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选产妇均足月自然分娩,满足相关护理干预标准[1],产妇本人能够配合各项操作。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45)年龄范围23-35岁,平均年龄(26.32±2.56)岁。对照组(n=45)年龄范围23-36岁,平均年龄(36.28±2.61)岁。排除标准[1]:(1)无护理指征者;(2)无法定监护人者;(3)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4)无产科合并症。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初产妇对应护理工作,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详细操作见下文:

(1)护理小组:成立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对内部组员进行明确,护士长担任组长,专科护理成员及护理质控人员作为组织员。通过详细分析,对初产妇分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结合循证医学护理要求,为产妇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措施。

(2)产程护理:循证护理研究发现,初产妇缺乏分娩常识,无法准确配合产程。基于此类问题,对本组产妇开展产程护理。首先第一产程指导产妇开展胸式护理,经鼻缓慢吸气,然后缓慢呼出,告知产妇放松腹部,尽量保持深而缓慢的呼吸动作,延长呼吸停顿间隙。其次第二产程活跃期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浅呼吸,快速吸气,然后快速将气体呼出,频率保持与宫缩一致。最后指导哈气呼吸,告知产妇放松全身,用吹蜡烛的方式吸气和呼气。

(3)母乳喂养指导:初产妇母乳喂养问题比较严重,很多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不够了解,护理人员结合母婴状况,对母乳喂养进行科学指导,包括母乳喂养知识、流程等。观察产妇乳房解剖结构,并掌握新生儿吸吮情况。若发现产妇乳房胀痛、母乳不足、乳腺管阻滞等情况,则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

(4)并发症护理: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均是初产妇比较容易出现的风险,因此对上述情况加以关注,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例如,护理人员帮助产妇做好胎心监护,告知产妇产程进展状况,多鼓励产妇,增加其分娩信心。加强基础护理,做好产后护理工作,密切关注产妇产后情况,给予对症护理,减少产后出血。

(5)充分发挥集束化护理的重要作用:在初产妇入院初期,正确且客观的评估心理状态,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使得初产妇可以全面的了解分娩知识,懂得如何减轻分娩的疼痛感。在心理疏导方面还需减少恐惧心理,提升分娩自信心。在产后应当结合初产妇的分娩情况针对性开展指导工作,及时的补充热量,加快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产后2h出血量,做好详细统计。与此同时,对2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做好记录与分析。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4.44%)、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母乳喂养、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4.44%),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比较先进的护理理念,充分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复杂护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人性化护理,是临床开展优质护理的重要体现。初产妇分娩问题比较多,结合文献报道内容及临床实践工作总结,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更为详细的护理方案,应对护理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初产妇护理工作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4.44%)、产后2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4.44%)均低于对照组,充分证实集束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在控制产后出血、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及减少新生儿风险等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与此同时,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与杨艳梅[2]等人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同,说明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接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效果明显,在缩短产程、减少产后风险、提高母乳喂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张晓艳.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1):529-531.

杨艳梅,史贤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1):109-111.

猜你喜欢

分娩集束化护理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