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2018-01-19朱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PICC置管集束化护理

朱珠

【摘 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 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PICC 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执行集束化护理标准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无菌保护、护理维护和健康教育。比较 2 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本研究开展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 PICC 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PICC置管;妇科恶性肿瘤;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 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 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它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肿瘤患者应用PICC 置管化疗,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1],减少了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但是因为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加之化疗药物和 PICC 置管的影响,以及技术的不娴熟, 肿瘤患者PICC 置管化疗致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8 月 ~ 2018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116 例,均为女性。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实验组平均年龄( 45.7±7.97) 岁;PICC置管位置: 贵要静脉79.31% ( 46 /58) ,肘正中静脉 20.69% ( 12 /58)。对照组平均年龄( 46.2 ± 7.16) 岁; PICC 置管位置: 贵要静脉( 45 /58) ,肘正中静脉 22.41% ( 13 /58) 。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 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初次接受化疗且化疗方案均为紫杉类药物,无凝血功能障碍,无精神系统疾病史,无语言交流功能障碍。2 组患者的年龄、PICC 置管位置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 PICC 护理方法。

1.2.2 实验组 在此基础上成立集束化护理专项组,根据循证医学的指导并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制订集束化护理标准流程,具体要点如下。

1.2.2.1 严格无菌穿刺置管。

1.2.2.2 护理维护 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及其外露长度,判断导管是否发生移位,每天触诊置管周围皮肤观察有无压痛等不适,密切留意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 情况,随时护理。

1.2.2.3 自我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嘱咐患者保持穿刺区域皮肤干燥、清洁,若发现红肿、疼痛、渗血、分泌物或置管处敷料松脱、破损等异常时,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不可擅自处理。告知患者置管后可如常进行正常活动,但要避免提重物,不可过度曲肘,不做剧烈运动。洗澡时要注意防护敷料以免被打湿,外露导管不可浸泡于水中。嘱托患者尽量穿袖口宽松的衣服,注意穿脱动作轻柔,指导患者穿衣按照“置管侧先、健侧后”的顺序,脱衣按照健侧先、 置管侧后的顺序进行,同时教会家属动作。告知患者睡觉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以免穿刺部位受损。

1.3 观察指标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经医生确诊后纳入

2 结果

2 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 1。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最早提出,近年来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应用实践。它是指以循证医学为指导,集合既往研究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科学、可靠的医疗服务方式。该模式突破以往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护理习惯,是一种指导临床决策与思维的理念[3]。本次研究根据循证医学的指导并结合临床护理实践,由集束化护理专项组对实验组加以实施。结果表明, 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的准备工作完善,各个环节均加以控制有效避免了医院环境或医护人员处可能产生的医源性感染以及患者自身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感染。本次研究不仅对实验组的穿刺部位和护理手法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还将对患者及家属置管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纳入到集束护理措施中。主要包括嘱咐患者保持穿刺区域皮肤干燥、清洁,若发现红肿、渗血等异常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嘱咐患者置管后可以正常活动,但要避免提重物、过度曲肘或剧烈运动。嘱咐患者洗澡时穿刺部位要注意防湿。建议患者穿袖口宽松的衣服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穿脱衣物的顺序; 告知患者睡觉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以免穿刺部位受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随时调整宣教方式,以便患者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不仅改善了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还增进了护患关系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的精神。值得关注的是,集束化护理不仅使护理的具体操作流程规范标准化,降低了 PICC 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改变了过往凭经验直觉的护理理念,将被动的护理活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集束化护理干预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建立了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包括完善的准备工作、最大化的無菌保护、严格的护理维护以及详细的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PICC 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Intravenous Nursing Society (INS) , Posit ion paper:Perpherally insertion central cather[J]. Intravenous Nurse, 1997, 20(4):172.

Harter C,Ostendorf T, Bach A,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for autologous 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Support Care Cancer, 2008, 11 (12): 790_794.

唐红兰,陆启琳,张梅. 集束化护理在 PICC 导管维护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11,10( 6) : 18 - 19

猜你喜欢

妇科恶性肿瘤PICC置管集束化护理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