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探究

2018-01-19张炳林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颈椎病

张炳林

【摘 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中医上两种方法结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别是中医骨伤手法和中药内服,并对此进行临床试验。方法: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了1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1例。结果:对照组的患者中有35例患者痊愈,占有率为38.4%,有1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58.2%;实验组中有56例患者痊愈,占有率为61.5%,有2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0.1%。通过两组的有效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0 引言

在医学上,将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使得椎动脉受累从而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成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的还会伴随头痛的症状。此病较为多见的是由于椎节不稳所导致的,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以痊愈,通常不会需要住院或手术。专家多认为此病是由于积劳过度、肝肾不足引起的失氧,眩晕。我院选择2015年至2017年的182例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再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下是对上述临床试验的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于我院治疗的182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機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91例。在进行试验结果对比时,可将其年龄、性别、患病年数等资料都有意识的保持相同,对几种因素进行一一排查,得出差异最大的、最具统计意义的信息,即对于两组实验采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91例患者使用内服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91例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治疗,其中内服的中药配方和对照组相同。

(1)内服的中药配方:黄芪30g,川穹9g,白芍9g,白术9g,汉防己9g,米仁30g,制半夏9g,生甘草5g,两周之后,再服用黄芪30g,川桂枝9g,赤芍9g、白芍9g,射干9g,生地18g,熟地18g,熟附片9g,补骨脂30g,巴乾天30g,汉防己9g,生甘草5g。如果在此期间,患者的眩晕感较重,可以在配方中加入30g生牡蛎,30g生龙骨;当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易怒烦躁、容易面红耳赤时,可以在配方中加入10g野菊花,10g夏枯草;当患者在此过程中感到明显的颈肩背痛时,在配方中加入姜黄10g,桑枝10g。以上中药每天服用一剂,用水煎服,将其分为两次服用即可。

(2)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此种方法是对穴位进行按摩揉捏。先要使患者的颈肩背部放松,医生在进行治疗时,手法要轻柔缓慢,以防患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在患者的颈部两旁和背部肌肉上使用拇指和手掌按压推揉,先按摩分钟的双侧凤池穴,再借助患者的颈部力量结合医生的手法对患者的颈椎进行1分钟的牵引,最后让患者的颈部自行做出向后伸,前屈(前屈的角度约为20度)以及左右旋转等动作。

1.3 治疗时间

在进行临床探究时,一共分为三个疗程,在每个疗程中间都有两天的恢复期,每个疗程的时间为期8天。但是在实验外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以患者的不同程度的病情来合理的制定治疗时间,进行适当的延长和缩短疗程。

1.4 疗效判定

(1)痊愈:当患者痊愈时,即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已经消失,如晕眩、头疼、恶心、肢体麻木等症状,颈部疼痛消失,颈肢功能正常;患者的体征也转回到阴性;用X射线进行检测时,患者的颈椎呈现的是正常的生理曲度,经过纠正有明显的好转现象,患者的椎动脉供血也恢复到正常数值;患者随访一年没有复发。

(2)好转: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如颈椎形状曲度、椎动脉供血数值、血流速都逐渐接近于正常值,患者的疼痛和眩晕感得到明显缓解等等。

(3)无效: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都没有得到改善或者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病情;或者随访结果是一年内多次复发。

1.5 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实验中,数据采用的是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其中计量资料对比所采用的是t来检验的,计数资料对比采用的是X2来进行实验的,以P<0.05来表示统计学数据分析是具有意义的。

2 实验结果

2.1 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在此次实验中,对照组,即只采用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的患者中有35例患者痊愈,占有率为38.4%,有1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58.2%;实验组,即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中有56例患者痊愈,占有率为61.5%,有2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0.1%。通过两组的有效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对比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此次试验中,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0例,即不良反映率为0.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5例。其不良反应率为16.3%,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看来,临床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的是常规的药物治疗,想要通过调整患者身体内部的气血供应来进行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伴随各种不适的症状,如疼痛依旧、肌肉痉挛依旧等情况,这些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上外部治疗是极其有意义的。在治疗中,首先要了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所在,就前文所说,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导致肝肾亏损,身体寒湿侵袭、气血供应不足等情况所致,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头疼、肩部酸疼等。在中国传统医学上来说,肝肾不足是由于肝阳上亢化风所导致的,或者是由于脾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痰浊的生成,因此采用中药内服来进行调整极其重要,要平息肝火,且加强脾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形成还可能与骨头和筋脉有关,用生物学来解释即是颈椎力学的平衡力下降,从而导致椎间失稳,对椎动脉产生压迫或者刺激,这些都会刺激到颈椎周边的神经,使得引发头疼、晕眩等症状。由上面的实验结果,总有效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两者的配合能够使该病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韦庆.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0(23):130-131

蒋宗伦,许清华.穴位注射联合内服中药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4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18(23):322-324

猜你喜欢

颈椎病
年轻人颈肩痛,多半不是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温经通络汤配合优值牵引法治疗颈椎病74例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