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配合滋肾固胎汤加减治疗早期妊娠宫腔积液60例的疗效观察

2018-01-19韦秀玉来玉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艾灸临床疗效

韦秀玉 来玉芹

【摘 要】目的:观察艾灸配合滋肾固胎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夹瘀型早期妊娠宫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早期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中药辨证内服。观察并对比两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疗效显效率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显著,用药后宫腔积液可有效吸收,同时可以增加保胎成功率。

【关键词】艾灸;滋肾固胎汤;黄体酮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早期妊娠是指孕14周之内的宫内妊娠,妊娠早期合并宫腔积液是难治性流产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可伴有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发展至难免流产或稽留流产。出现宫腔积液,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尽快消除宫腔积液对继续妊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从2016年06开始采用艾灸配合滋肾固胎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夹瘀型早期妊娠宫腔积液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间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自然受孕患者,其中门诊患者26例,住院患者34例,均已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期妊娠,合并宫腔积液,积液的范围直径均小于孕囊直径的2/3,患者可伴有下腹胀痛或腰胀,或伴有阴道少量流血,同时经过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夹瘀型,并自愿接受中医治疗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年龄在25-40岁:25-30岁10例,占33.3%,31-35岁11例,占36.7%,36-40岁9例,占30%,对照组中:年龄在25-40岁:25-30岁9例,占30%,31-35岁13例,占43.3 %,36-40岁8例,占26.7%,两组在年龄、积液大小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参照2014年4月第2版《中医妇科学》[1]中综合“胎动不安”及“胎漏”病中肝肾阴虚夹瘀证辨证要点来定:

主症:妊娠期间出现①腰酸或伴腹痛、胎动下坠;②伴有阴道少量流血,色暗;

兼症:①头晕、耳鸣;②口干欲饮;③小便频作;④心烦少寐;⑤舌质黯红,有瘀点,少苔,脉弦细数,尺脉沉。符合主症中①或②+次症中⑤,可同时加次症中①或②或③或④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

1.3 入组标准

1.3.1 明确宫内早期妊娠,B超检查提示宫腔积液,积液直径小于妊娠囊直径2/3,孕囊大小与孕周相符;

1.3.2 患者愿意接受中医治疗(艾灸+中药内服);

1.3.3 符合以上的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二 治疗及观察方法

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在治疗时都加用孕激素治疗,黄体酮注射液肌注,用量在20-60mg,具体用量依据孕酮水平值调整。治疗组在运用以上用药同时加上中医治疗(艾灸+中药内服)。具体治疗方法:1.患者每日艾灸双侧隐白30分钟;2.中药拟滋肾固胎汤加减,方药组成: 菟丝子30g、桑寄生15g、熟地15g、黄芩10g、党参15g、续断15g、山茱萸15g、女贞子15g、苎麻根20g、旱莲草15g、白芍15g、三七粉6g、山药15g、白术10g,。加减法:①若下腹坠胀加升麻10g,炙甘草5g;②大便稀烂者去熟地,增加白术用量15g;③夜寐不安加夜交藤20g,每日1付,水煎400ml分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10天后复查B超了解宫腔积液及胚胎发育情况。

2 疗效观察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复查B超了解宫腔积液消退及胚胎发育情况,显效:患者阴道流血停止,腰胀腹痛症状缓解,B超检查提示宫腔积液消失,孕囊大小符合孕周,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有效:患者阴道流血停止,腰胀腹痛症状缓解,B超检查提示宫腔积液较前减少1/2或以上,孕囊大小符合孕周,可有原始心管搏动;无效:B超检查宫腔积液未减少或量增多,或孕囊萎缩,未探及心管搏动,仍感腰胀或下腹隐痛。

结论:艾灸配合滋肾固胎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夹瘀证早期妊娠宫腔积液效佳,同时还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

4 讨论

临床上随着B超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妊娠早期B超检查发现宫腔积液患者,西医治疗手段较为单一,多予补充孕激素替代治疗方法,黄体酮注射液为首选药物,药物剂型各一,部分患者加用止血药口服或静滴,出现下腹胀痛明显可加间苯三酚肌注或静滴抑制宫缩,但对孕期宫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欠佳。《女科经纶.卷三》引朱丹溪语曰“胎漏多因于血热,然有气虚血少者…” ,胞宫系于肾,冲任二脉起于胞中,肾气虚,肝肾内寄相火,肝肾阴虚,则相火煽动于内,肝肾的开合失常,血海不固,故血妄行而出现胎漏。《国师大医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中记载“孕妇孕后胎元不牢,其因虽多,但多属肝肾亏损,开合失常所致,故治疗多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之法以治本” [2 ]。故方中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辛甘温酸固肾安胎,阴足火潜,则血止胎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药可以提高黄体和胎盘分泌雌孕激素的能力,对改善子宫容受性和胚胎的发育有积极作用[3] ,熟地、山茱萸养血益精补先天,白术、山药、党参健脾益后天,黄芩配白术清热安胎,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之阴以清热止血。胎居子宫,宫内瘀血形成,瘀血碍其长养,出现胎元不固,故中药在上方适当加少量三七粉化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 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最早记载了应用活血化瘀汤之少腹逐瘀汤用于胎动不安患者的治疗。《玉楸药解》记载“三七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现代药理也证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孕妇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胎盘血液供应,合理地用活血药物是安全的。在中药辨证内服的同时配合艾灸双侧隐白穴。经过临床观察,中药滋肾固胎汤化裁辨证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对肝肾阴虚夹瘀型妊娠早期宫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马宝璋主编2012年4月第2版《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69-178.

班秀文,《國师大医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46-150.

黄姚胜,中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2-443.

猜你喜欢

艾灸临床疗效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