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2018-01-19李付刚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李付刚

【摘 要】目的:评价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炮制前分档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中药饮片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炮制方式会对临床疗效与有效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结合中药饮片治疗特点,合理的使用炮制前分档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方式,降低毒副作用带来的影响,加快康复速度。

【关键词】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中药饮片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其质量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在中药饮片炮制期间,经常会受到炮制方式的影响,导致药物应用效果降低,不能满足当前的治疗应用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最佳的炮制方法。针对于此,下文分析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采用中药饮片治疗患者,评价不同炮制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我院采用中药饮片治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高为72岁,最低为31岁,中位年龄(46.84±1.23)岁,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实验组年龄最高为72岁,最低为33岁,中位年龄(46.85±1.24)岁,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纳入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此次研究的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语言障碍;拒绝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炮制前分档处理法,在水处理之后,进行分档,先开展饮片的加热工作,充分的对成分进行保护,获取合格性较高的饮片。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水处理前分档,就是在水处理之前,结合药物使用剂量以及季节特点,采用指间掐处理方式、手捏处理方式与穿刺处理方式等开展挑选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饮片,并对其进行去除处理,然后开展炮制之前的分档工作,与对照组的方式相同。在此之后,还需要开展质量检查活动,对中药饮片进行浸泡,时间为30分钟,然后利用文火开展加热工作,之后利用武火开展煎煮工作,保存过滤以后的药物,在重复两次操作之后,继续使用文火进行加热,直到将汁液浓缩成为300毫升为止。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两个月[1]。

1.3 判定标准

①在用药以后,所有症状消失或是得到大幅度改善,未见毒副作用,可以判定为显效;用药以后症状好转,未见毒副作用,偶尔出现不良反应,判定为有效;在治疗之后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效果采用显效+有效的形式计算。②记录腹泻与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次数,评价发生率[2]。

1.4 统计学分析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对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3.0软件,当两组患者的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采用P值小于0.05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对比两组在用药之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效果为97.5%。对照组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效果为72.5%。X2=9.8038,P=0.0017。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

2.2 不良反应分析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实验组腹泻0例,呕吐1例,无不良反应39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腹泻5例,呕吐5例,无不良反应30例,发生率为25.0%。X2=8.5375,P=0.0034。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中药属于较为中药的治疗药物,在对天然中药材进行炮制之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外用亦或是内服。但是,在炮制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炮制方式的影响,对患者的服药效果造成威胁。只有合理且科学的开展药物炮制工作,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开展中药炮制管控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药效,预防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應问题。目前,在中药炮制的过程中,部分炮制环节中存在问题,尚未统一标准开展炮制管理工作,严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最佳的炮制方式[3]。

上文分析中研究了不同中药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对照组采用炮制前分档方式,实验组在此期间上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方式,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在使用水处理前与炮制前分档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在各个环节中开展中药的处理工作,针对药物合格性进行分析与控制,及时发现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采用不同的措施解决问题。且在保证中药饮片炮制效果的情况下,还能对各个环节的中药成分与性味进行分析,预防对患者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在科学合理开展炮制工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管理方式的积极作用[4]。

综上所述,在中药饮片制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炮制方式对药物的应用效果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需要将水处理以及炮制前的分档联合作为主要的处理措施,转变以往单纯的分档工作模式[5]。

参考文献

朱永强,牛肖铃.浅谈炮制的临床意义[J].世界临床医学,2016(23):118-118,121.

王晓文.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4):61-61.

苏英.中药炮制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8):2974-2975.

张遵贵.中药炮制与临床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176-176.

李霞,邓恢进,张先胜.基层医院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4):558-560.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中的利弊探讨与建议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