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护理观察

2018-01-19马秀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护理观察中药灌肠

马秀婷

【摘 要】慢性肾功能损害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不能维持正常的基本功能[2]。通过69例各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大黄、蒲公英、牡蛎、丹参等中药加减地肤子、白藓皮等煎汤取汁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尽快康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结认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灌肠 肾功能损害 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慢性肾功能损害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不能维持正常的基本功能,引起患者代谢废物排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氮质血症及其他系统受累的临床症状[2]。中药保留灌肠属于中医学外治法的范畴,最早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蜜煎导法[1],通过直肠和结肠粘膜吸收中药成分,减少了消化道中各种因素对药物的影响[2],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方法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应用简廉安全。近年来临床使用中药灌肠来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害,其中主要配方有白藓皮、蒲公英、丹参、牡蛎、大黄、加地肤子等,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现将其护理观察浅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各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6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36岁;其中高血压肾性损害17例,糖尿病肾病10例,原发或继发性肾病32例,其他10例。保留灌肠10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3-4天,再行第二疗程。灌肠一周以后患者皮肤不再瘙痒、眼睑浮肿情况好转,舌苔颜色转为正常,大便由干结转为成型后变稀,尿量显著增加49例,占71%;灌肠17-20天上述症状明显好转20例,占29%,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病人尽快康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操作方法

2.1 将公英、牡蛎、丹参各30g放入适量水中先煎,皮肤瘙痒者再加入地肤子、白藓皮各25g一起煎煮,后加入大黄20g,待大火开锅后文火煎煮15min,用纱布过滤后,取汁250ml盛入清洁瓶内,冷却至38-40℃备用。

2.2 治疗盘中应备齐以下治疗物资:肛管、弯盘、一次性手套、橡胶单、一次性输液器、灌肠液、瓶套、治疗巾、石蜡油、棉球、剪刀、备置输液架。

2.3 叮嘱病人解二便,拉上窗帘,依次铺好橡胶单和治疗巾,让病人处于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3cm,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灌肠瓶,剪去输液器终末过滤器的前端部分,接上肛管排尽其中空气,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球蘸取石蠟油润滑肛管及肛缘周围,轻轻插入肛门20-30cm,动作尽可能轻柔,调节滴速60-80滴/分,灌肠完毕将肛管轻轻拔出,用棉球轻压肛门处数分钟,以防止灌肠剂排出。

2.4 灌肠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灌肠记录,包括灌入药液量、排除液体量及药物保留时间及排便的情况,为观察治疗效果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3 护理观察

3.1 灌肠前应充分对患者进行相关讲解,解释保留灌肠治疗的好处、目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协作配合,保证灌肠治疗的效果。

3.2 灌肠前为病人拉窗帘,注意为病人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做好保护性治疗,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灌肠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用拉呱、交流等方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氛围,尽量减轻病人不适。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感觉,若有轻微腹胀或便意,属于正常现象,可叮嘱患者做深慢呼吸,大口喘气,放松腹肌等,以缓解不适症状。

3.3 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知识宣教,如饮食中限制钠盐的摄入,科学饮食荤素的合理搭配和注意禁忌。饮食宜清淡,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刺激性之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保证机体的营养平衡和代谢需要。

3.4 加强病情观察,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和体重,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检测血生化指标,特别是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化。

3.5 灌肠完毕后嘱咐病人尽量延缓排便时间,协助其取舒适的卧位休息,力争做到1-2小时不解大便,以保障肠道黏膜对药物的充分吸收,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越长,吸收越充分,治疗效果越好[2]。

4 总结体会

4.1 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肠经,公英性寒微苦味甘入肝肾经,牡蛎性微寒味咸入肝肾经,丹参性微寒味苦入心肝经,地肤子性味甘苦、寒,入肾、膀胱经,白藓皮性味苦、咸、寒,入脾肺、小肠、膀胱经,各药配伍具有通腑泄浊,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补益脾肾、利湿止痒之功效。虽未经证明,但据临床应用观察,它们能有效降低肾功能中血肌酐和BUN的含量。

4.2 灌肠过程中“四度”至关重要,“四度”分别是温度、高度、深度、速度。即灌肠液的温度38-40℃,灌肠瓶的高度70-80cm,肛管插入的深度20-30cm,药液滴入的速度60-80滴/min,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4.3 灌肠术的操作方法简单又能很好地控制滴速,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耐受能力不同,而适时地调节中药灌肠的速度,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留存时间,通过中药的活血、泻下和解毒作用,抑制肠道细菌丛的生长,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1]。

4.4 经临床观察证明,保留灌肠适宜在晚上临睡前进行,灌肠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质量和次数,发现全身不适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置[2]。

4.5 为了防止每晚灌肠而造成的肛门局部红肿疼痛,每次灌肠治疗后应用温清水清洗肛门局部,并涂以油膏滋润,以预防肛门局部皮肤破损。

4.6 本文讲述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和西医的结肠透析有相似之处,但是中药保留灌肠价格较低、不良反应少、刺激性较小、患者依从性高、疗效显著,可明显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顾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

孙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护理.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2

猜你喜欢

护理观察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观察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