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价值

2018-01-19张吉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张吉春

【摘 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少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患者80例,分成2组作为此次观察治疗对象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5%,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肥胖型高血压;糖耐量减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也逐渐的上升,特别是身体肥胖者,其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相关,每增加3kg/m,患有高血压的风险就会逐渐加大。而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通常会糖耐量异常,是共同存在的病理。糖耐量减低是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糖耐量的发病与组织胰岛素抵抗,而肥胖是导致糖耐量减低的重要因素[1]。因此,要及时的对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本文叙述了2017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效果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选取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80例,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59.21±3.8)岁,病程在(2.9±0.8)年;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62.38±4.7)岁,病程在(3.2±0.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组患者在病情以及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下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应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由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3494)口服药,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或遵医嘱服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有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其批准文号为:H13023635)口服药,每次一次,每次75mg-160mg,或遵医嘱服药。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用药剂量。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替米沙坦是由(郑州韩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70246),每次40mg(一片),每日一次,根据降压的效果,遵医嘱调整剂量(20-80mg)之间,连续治疗8周。

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结合替米沙坦共同治疗的方式,二甲双胍是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1022081)口服药,开始剂量为0.25g,每次2-3次,根据治疗效果可以逐渐的加量一般每日为1-1.5g,最多不超过2g,在餐中或餐后即可服用[2]。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在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降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餐前小于6.4mmol/L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均小于7.8mmol/L为显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有所降低,血糖水平有所恢复,餐前血糖值下于7.6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1mmol/L为有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与血糖值没有明显的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的数据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件计数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2组治疗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5%,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人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而人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身体脂肪增加患有高血压的几率越大,而通常肥胖又是导致糖耐量异常的因素。正常人空腹血糖值范圍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7.8mmol/L。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在餐前血糖为>7.0mmol/L,餐后2小时为>7.8mmol/L[3]。而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糖耐量减少并非意味着患有糖尿病,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时的干预治疗。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患者的高血压,而且也要同时控制血糖,防止患者身体内的代谢紊乱,降低致病因素的发生。替米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可以完全抑制血管紧张因素II引起的血压身高,其降压效果明显,不易出现反弹。二甲双胍药不但有降血糖的作用,还可以减轻体重,在人体不被代谢,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二甲双胍是比较安全的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此次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其治疗结果对比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此次治疗后显示,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培清.评估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67+70.

孙建平,李洁琪,廖菲,张仁岚,卢微,王宏娟,丁吟,孙逊.二甲双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26):52-54.

丁兴荣.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9):4032.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