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的效果比较

2018-01-19龙粉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白蛋白水肿

龙粉花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3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8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抗凝、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呋塞米治疗,而B组则采用人血白蛋白和呋塞米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尿量比较,无明显性的差异(p>0.05),但A组停药后水肿复发率只有11.11%,较B组的50.0%要低(p<0.05),且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B组的33.33%(p<0.05)。结论:与白蛋白相比,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减少水肿复发,且其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多发生于小儿群体的泌尿系统疾病,患儿通常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等。其中,重度水肿是小儿肾病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可导致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感染等,若治疗不当还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报道[1],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水肿及其严重程度均与低蛋白血症密切相关,因此,适当补充蛋白是治疗重度水肿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治疗小兒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3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8例,A组有12例男,6例女,年龄5~13岁,平均(9.51±2.69)岁;B组有14例男,4例女,年龄5~13岁,平均(9.85±2.42)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抗凝、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呋塞米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批准文号H44025079,广东雷允上药业)10~15ml/kg·次+呋塞米(批准文号H31021063,上海禾丰药业)1~2mg/kg·次,缓慢静推,2次/d。而B组则采用人血白蛋白和呋塞米治疗,先静滴人血白蛋白(批准文号S20163001,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1g/kg·次,随后静推呋塞米(批准文号H31021063,上海禾丰药业)1~2mg/kg·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变化状况,以及水肿消退时间和停药后水肿复发状况。(2)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作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Excel2007及SPSS21.0软件,计数数据以率(%)形式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尿量比较,无明显性的差异(p>0.05),但A组停药后水肿复发率只有11.11%,较B组的50.0%要低(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发生1例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56%(1/18);而对照组出现2例电解质紊乱,4例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6/18),组间比较,χ2=4.433,p=0.035,差异明显。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遗传、免疫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发的肾脏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多见于5~13岁的小儿。水肿为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其中重度水肿患儿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水肿,且伴腹水、胸腔积液等,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呋塞米是临床治疗水肿常用的利尿剂,但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单一应用呋塞米治疗作用较弱,且会使患者机体血容量骤减,导致肾脏血灌注量不足,加重肾脏受损。为此,本研究中A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呋塞米,B组采用人血白蛋白+呋塞米,结果发现,两组水肿消退时间、尿量无明显的差异,但A组的水肿复发率较B组要低,提示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人血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效果相似,但低分子右旋糖酐能够更好地降低疾病复发。白蛋白能够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的水分迅速回流到血管中,有助于消除水肿。但该药持久应用会是尿蛋白的排泄量大大增加,进而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延迟肾病综合征缓解,故应用该药复发率较高[2]。而低分子右旋糖酐属于一种血浆代替品,其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且可快速有效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迅速回流,使机体血容量在短时间得以提升,有助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机体微循环,进而较好减轻水肿程度[3]。因此,与白蛋白相比,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中重度水肿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减少水肿复发,且其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程爱军.低分子右旋糖酐代替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临床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43(12):99-100.

赖燕,陈莉娜,何善辉.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远期复发性干预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5,27(5):736-738.

龚敏,叶鑫,诸葛小寅,等.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速尿持续静滴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55-57.

猜你喜欢

白蛋白水肿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1839例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二妙汤加味煎水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