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2018-01-19李冰斯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

李冰斯

【摘 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拟行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分析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不大(P>0.05),而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药效的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与芬太尼相比更具优越性。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目前,我国腹腔镜手术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开展。因其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目前在妇科微创手术方面大力推广。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都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全凭静脉麻醉药物。通过对比分析我院60例采用不同麻醉药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拟行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排除肝肾、心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脏器性疾病,且患者近期未曾服用过阿片类或安定类药物,且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对照组:年龄61~72平均(65.32±8.21)岁,体质量46~73kg,平均(61.05±10.31)kg,其中子宫肌瘤16例,卵巢囊肿14例。观察组:年龄60~72平均(65.74±5.35)岁,体质量45~72kg,平均(61.22±10.09)kg,其中子宫肌瘤19例,卵巢囊肿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并给予地西泮0.04mg/kg,维库溴胺0.01mg/kg,同时开放静脉通道。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连接好多功能无创监测仪,建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2ug/kg,丙泊酚1.5mg/kg,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芬太尼1.5ug/kg。丙泊酚1.5mg/kg,术前初始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为4ug/mL,丙泊酚浓度为3mg/mL,术中瑞芬太尼的诱导浓度约为6ug/mL,丙泊酚诱导浓度根据本人意识情况逐步递减。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l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组内差异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全过程中HR波动变化不大,观察组MAP波动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MAP波动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后,MAP变化更大(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尤其是老年妇科良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典型的适应证,其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但是手术中需要采用 CO2气腹,易导致术者腹内压增高及 CO2弥散吸收,进而使术者交感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兴奋,以致出现严重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机体分泌激素增多,诱发手术患者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影响麻醉效果,给麻醉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芬太尼属于传统麻醉性镇痛药一般需要 5~6 min 才能起效,并且半衰期较长,患者苏醒时间较长。本文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具有酯类结构的阿片類受体激动剂,有强效镇痛效应和镇静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短,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代谢迅速,可以通过对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调控心血管功能,明显减少应激反应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且瑞芬太尼的结构中含有酯键而容易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降解,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消除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快速清除而不是再分布,这点与其他阿片类药物显著不同,肝肾功能衰竭并不影响其药物消除过程,具有心血管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优点,且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术后苏醒快,无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的缺点。丙泊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镇静充分、半衰期短的特点,连续输注可使血药浓度稳定,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和苏醒完全;有消除瑞芬太尼的肌僵作用以及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将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伍使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复合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便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要求。术中可通过随时调整给药速度调控麻醉深度,满足患者术中深度镇痛镇静的需要,维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可控性强。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全过程中HR波动变化不大,观察组MAP波动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MAP波动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后,MAP变化更大(P<0.05),另外,瑞芬太尼在使用中要注意给药速率,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来调节,一般以每2分钟增加20—30%的速率来获得最佳药理反应。临床上常将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利用两者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各自的用量和不良反应,麻醉后患者苏醒快、拔管时间早、定向力恢复快,是目前全静脉麻醉的较佳组合。有一系列研究证实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用静脉麻醉可有效抑制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关文献中,在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中发现该麻醉方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平稳,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短,本次研究与两位学者的研究数据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与芬太尼相比更具优越性。

参考文献

林洁,李丽珍,王翔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0):1350-1351.

周骞,吕东森,刘华,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182-184.

谭婉仪.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91-92.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丙泊酚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