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初探

2018-01-19何雯胡峻彬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外伤

何雯 胡峻彬

【摘 要】延迟性脾破裂在法医临床医学中经常出现,它指的是包膜下的脾组织在外伤的作用下出现了破裂、出血的症状,在出血过多的情况下,包膜下就会形成血肿。延迟性脾破裂一般属于真性破裂,并且它的症状较不明显,如果法医在临床上没有及时对其进行鉴定的话,就会将其与自发性的脾破裂进行混淆,从而影响诊断结果。人体脾脏的解剖位置都比较隐蔽,并且延迟性的脾破裂和外伤形成的时间有很大的时间间隔,所以在法医临床鉴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多个方面,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可以对推动我国法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伤;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部分病人受伤后48h以上并无临床症状,其后才会出现脾破裂失血的表现(如脉搏细弱、血压低、反应迟钝甚至昏迷等),甚至比一般的脾破裂要严重。其表现延迟出现的原因多样:早期脾被膜下破裂出血、压力增大导致原本尚未破损的被膜最终破裂;或者是脾周围原本堵住破裂口的血凝块脱落引起再次出血;或者是创面出血速度缓慢等。伤者出现脾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高空坠落和交通意外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外伤造成的脾破裂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的轻微腹痛引不起人们重视,直到外伤数天后破裂造成大量出血才被发现,然后紧急去往医院接受诊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医临床医学的鉴定准确性产生了影响,也为办案机关审理案情带来困难,医务人员的医治水平也因此受到了质疑。延迟性脾破裂的患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相同,因此如何临床早期确诊显得非常困难,但也十分必要。

1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鉴定

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并且,其中大部分患者还同样伴有血气胸、肢体骨折和后腹膜血肿等症状。针对这些患者,医学上经常采用影像学的检查方式对其进行检查,检查方式一般为X光检查和CT检查等,在检查过后,医务人员在部分患者的脾实质内发现了一些不太规则且密度较小的区域,并且脾的轮廓也比较模糊,一些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患有“哨兵血块”的症状。在完成影像学检查之后,医务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理检验,分离患者的脾组织然后送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措施,一般采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症支持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部分脾脏切除手术和全脾脏切除手术等。

2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结果分析

大部分延迟性脾破裂患者都是因为腹部直接受到攻击而出现的脾破裂现象,并且他们在腹部受到攻击之后并没有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出血症状,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腹痛程度都不一样,他们在经过严密的影像学检查之后,均被确定为脾破裂。除此之外,依照我国的鉴定标准,患者还需要配合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

3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探究

脾破裂是法医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外伤,根据性质的不同,脾破裂可以分成自发性脾破裂与外伤性脾破裂两种,在大量的脾破裂患者中,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人数比较多。自发性脾破裂还可以分为正常脾自发性破裂和病理脾自发性破裂两种,其中,病理脾自发性破裂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白血病和疟疾等都是引发脾脏发生病理性肿大的主要原因。由于白血病细胞的侵蚀,患者的凝血因子会急剧减少,器官组织也因此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即使脾脏受到的是轻微的外力作用,脾脏也会产生自发性的破裂。对于自发性脾破裂的诊断,一般都是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来完成的。以病理学为研究基础,外伤性脾破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中央型破裂、真性破裂和被膜下破裂,中央型破裂主要发生在脾脏的实质深处,而被膜下破裂则主要发生在脾脏实质的周围部分,真性破裂的破损位置累及被膜。中央型破裂和被膜下破裂的脾脏被膜都比较完整,所以脾脏的出血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出血现象不太明显,法医在临床鉴定方面的诊断难度就会有所增加。如果在临床上没有及时的发现出血现象,那么脾脏内出现的血就会形成肿块,最终被患者吸收。但是,部分被膜下的血肿会在外力的作用下,突然转变成真性破裂,这对临床中的治疗过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延遲性脾破裂是典型的脾脏出血症状,一般患者在受到外力攻击之后,脾被膜就会发生破裂,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冲破被膜,这就是延迟性脾破裂的产生原因。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主要是由脾脏受到攻击而出现的病症,一般都会伴有合并伤。在法医临床上鉴定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病理基础有很多,腹部外伤史就是其中之一。与自发性脾破裂比起来,外伤性脾破裂的病理体征在受伤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有所显现,并且它的隐藏期大致会持续两个星期。在法医的临床鉴定方面,保证脾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是对患者进行正常治疗工作的重要前提。

4 结束语

延迟性脾破裂在法医临床医学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很多患者在受外伤之后,都没有及时的去往医院接受治疗,只有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明显的出血状况,患者才会积极地采取措施,由于实际的受伤时间和诊断时间有很大间隔,因此法医在进行临床鉴定的时候,诊断难度会有所增加。延迟性脾破裂通常属于真性破裂,并且它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太明显,如果法医在临床上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对其进行鉴定的话,那么就会将其与自发性的脾破裂进行混淆,从而做出错误的诊断结果。总而言之,人们在受到外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诊治,避免后期出现延迟性脾破裂的病症。本文结合多个方面,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希望可以对推动我国法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梁建民,谢云杰.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J].职工法律天地.2016(24).

陈鹏宇,商敬谦,贾富全.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检验要点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55-56.

刘丹,李霞.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J].工法律天地.2016(24).

曹清,姚民富.40例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J].医学与法学.2017,9(2):76-77.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