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年人的友谊不用“靠太近”

2018-01-19御姐姐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无故友人成年人

从前,李敖曾经自己作词,跟歌手巫启贤为电视剧《来来往往》合作过一首片尾曲,叫做《只爱一点点》。歌词大约是“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当时我自己还处在懵懂无知时期,看到这样子爱的态度,自然是分外气愤,“哇塞,要是谁交到这样的恋人和朋友,那太倒霉了!”“要不就不愛,要不就爱到一个天造地设天雷地火天崩地裂呀!”咳,那时节,任什么都要跟天啊地啊挂上点关系,才觉得够意思。

然后渐渐长大。看到年幼时读过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就比较能心有灵犀地领会了。人家老庄先生还在这两句之后继续分析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用白话文来说,就是君子的友情虽然像是水一般淡泊,却容易一直亲近;小人的友谊像是甜酒似的腻味,却往往发展到利断而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人,之后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多么饱经沧桑的言论,但又是多么正确,简直就是实践出真知的最佳典范了。

我眼中的友谊,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构建在精神世界、行为举止、审美趣味上的互相欣赏。孩童时代,两个女生一起骂骂第三个共同的敌人——另一个女生,便足以构成她俩一年半载的友谊了。而成人世界里,这样浅表的原因而能长期交往成为朋友的,少之又少,否则的话,同事们在办公室里面一起于茶余饭后骂骂老板,他不都能成“中国好闺蜜”了么!

而说到成年人友谊,我觉得那些在朋友圈里一直点赞的主儿,也要排除在友人之外去讨论的——你仔细想想,那些深夜点赞,无非只是打发人间无聊,又或是利益使然:我们对自家老板、甲方客户、想要泡的异性,难免多赞几下,让人家觉得我们好赖放了点人情在这里,以后相见,多少也能对咱客气一些吧。这样子去点赞的人们,哪里能算是朋友!

那么,成年人里头,还能经常见面谈天说地、聊聊近况、排解忧虑,甚至彼此能帮上点忙之类的朋友,为什么说“不要靠太近”呢?这是因为:太靠近,易燃易爆炸。这个方面我有自己的历史经验。

曾经有个认识了两年左右的单身女生友人,大家都是热爱流行音乐,喜好引吭高歌,所以常常一起混个业余乐队或是卡拉OK。唱歌与深聊音乐之外,难免说说各自的心事或趣事。热乎的阶段,两个女生几乎每周会见上两面,热切地恳谈两三小时。她所有的童年阴影,青年恋情,当前苦恼,可以说我没有不清楚的,连她跟前任的100种狗血纠缠细节,几乎也听了N遍,或者相亲里头的那些尴尬桥段,也悉数说起。而我也作为上海人,提供了她一些小小的帮助——在她情殇未了还没开始新一段关系的那一年半里头,我跟她应该在彼此眼里都算得闺蜜一枚了吧。

然后,她开始有了点新男友的线索了。突然,就变成电话和网络联系经常不接了;或者今晚未接你电话,第二天也开始不回复了;偶尔还约个周末碰头,然后我周六出发前,试图跟她再确认一下,怕自己白白跑去被放鸽子,结果就是此前各种途径找不到人;有几个朋友一起聚会约了她,但也总是会自己迟到个一两小时啥的……

一阵子下来,我摇头叹息地在心里放下了这位曾以为会是好闺蜜的朋友。我明白,她其实只是找个人填男女关系当中的空档而已。同时,自己也有点后悔当初,何必跟一个30多岁的成年女生,走得那么近,大家都不再是青春少艾的一片真心了吧。

成年人的生活,难免有些不由自主,甚至连他们的充满目的性,都是那样。因为活在世上,要谋生,要繁衍自我,要吃好喝好住好不被周遭比下去,一切太过繁杂太过艰难。所以,仅有很少人,能在所有这些目的性之余,剩下人之初的一些本源性的善意,去对待他人对待友情。而假如一个人能事事做到换位思考,真的属于万分难得。

那么,你想要别人不辜负你,有时的做法,反而是不要向对方太付出自己的全部赤诚。你没把自己的心掏出去,于是别人也没什么可以伤到你的,不是么?虽然这么劝大家也是很不得已,因为,“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这并非我所热爱的一种方式,即便我已经开始老了。

御姐姐

资深媒体人,敢说真话的时尚潮妈。

猜你喜欢

无故友人成年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致友人(组诗)
“无故”的词汇化、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探究
成年人的辛苦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险境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