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领路精神专科医院发展

2018-01-19黄柳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专科医院聊城市精神

文/本刊记者 黄柳

在革新、创新医疗服务体系之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发展更彰显了医院精益管理的不变之宗。

在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入,精神专科医院普遍陷入运营困境的当下,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历时数年走出困境、迈向高远的路径可谓“镜鉴”;此外,医院创新打造的非药物治疗体系,更值得引入越来越多的践行者。

2008年夏,经市委组织部公选,武建胤由聊城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调任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至今。

从九年前的资不抵债、入不敷出,到目前资产2亿元;从九年前8个病区不足300张开放床位,到目前29个病区2000余张病床的设置;从九年前1800万元业务收入到目前的2.7亿元;从九年前没有一位高学历人员到目前拥有30余位硕士、博士人才队伍;从九年前职工收入排名市直卫生系统最低到目前位列前三,业务服务数量增加了10倍。

十年磨剑,风雨兼程。至2013年医院收入首度破亿,2014年医院床位数首次上千张,2016年正式通过山东省三甲医院评审,武建胤治院的丰碑业绩历历可数,其管理章法也值得探究与分享。

在聊城第四人民医院,手工制作练习等均被列入非药物治疗体系。

第一把火:改善病房 扩充临床

“医院当时濒临倒闭,300张病床的规模年收入只有1800万元,靠银行借款只能发齐员工正常工资的70%,人心涣散。”武建胤如是概述当时自己就任时面临的管理困境。

员工的问题、医院的问题都需要面对、一一解决,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的问题。改善就医环境、病房条件,走在了第一步。

“来到医院的第二个月,经职工大会讨论决定由全体员工自筹资金改善病房条件,并购置一些紧缺设备。”武建胤说,很快,医院面貌不一样了,“病房敞亮了,患者的被褥、床单也换新的了……患者、家属的心情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情绪也跟着调动起来了。”

环境改善了、必要的设备添置了,下一步就是集中人力开展临床业务。于是,2009年春节后,医院即启动了全面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缩减行政后勤部门和人员,将尽可能多的人员调回、调入临床一线,“职能部门由原来的26个减少为10个,大量此前从临床调入的人员重新回归一线;与此同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让新设备、新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起来。”武建胤回忆,仍然是维持在300多张床,医院2009年的收入相较上年增加了1000万元。

敢为人先,降低药占比

武建胤此前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历任团委书记、院办主任、院长助理和纪委书记,曾亲历该院将药占比由60%下降至37%的全过程。

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他在厉行其他管理举措的同时,也同步推进药占比的压缩。“首先,在我看来,降低药占比是对医生职业保护的举措;其次,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罹患精神重疾的患者,经济条件更差。”

从这两点出发,在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之前的若干年,作为精神专科医院,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压缩药占比的工作就被列为医院重要的管理目标。“2008年药占比是42%,此后逐年下降,至2016年,药占比只有10.8%,今年预计低于10%。”

降低药占比的过程,事实上也是重新调整医生收入构成的过程。如果这项改革举措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收入、医生的收入,那势必须从其他的渠道予以“找补”。

武建胤告诉记者,当时医院同步进行了医疗项目全成本核算以及后勤精细化管理等系列举措,开源节流同步进行,将医院运行成本降至最低,同时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让全体医护人员专心开展业务,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薪酬待遇。

“举例来说,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医院每一张打印纸从来都是印了正面印反面;职能部门的人员从来不坐电梯,‘电梯是医生和患者坐的’已经成为固有概念。”

这就制造了反差。近年,在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药品加成取消,绝大多数精神专科医院直呼不适应的同时,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业务量水涨船高,并在2016年底正式通过山东省三甲医院评审,晋升为三甲精神专科医院。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前来考察的业内人士络绎不绝。

创新构建非药物治疗体系

之所以吸引全国范围医疗界人士前来考察,正在于医院构建的非药物治疗体系,迥异于传统的精神专科医院。广东一家区县级医院院长慕名前去考察后,被武建胤人文治院的精神所打动,“患者身上‘不像有病’的精神状态、治疗项目中被注入的人文关怀,都让我们惊讶与佩服。”

“让每一位出院的患者,都怀念他在医院度过的这一段时光!”这是武建胤构建医院非药物治疗体系的目标。

构建的契机,武建胤介绍源于自己2008年参加在山东青岛召开的一次精神专科行业会议,“有一位发言的医生讲到,精神专科医生会开药的同时,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后者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高于其他专科领域。”

在管理医院的过程中,武建胤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充实医院的相关治疗项目,并在2011年正式成立了行为治疗科。没有现成的范例与模板,行为治疗科靠着学习、摸索,以及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康复理论及技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药物治疗体系。

一是以练习“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为主的传统健身治疗模式,达到身心合一。

二是以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娱乐项目为主的传统游戏治疗模式,唤醒了童心。

三是以音乐疗法、情景剧疗法、禅修疗法、瑜伽疗法等项目为主的现代行为治疗模式,怡养了心身。

四是以农工疗、手工制作、垂钓疗法为主的现代工娱治疗模式,重拾了自信。不仅让休养员锻炼手脑,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认同感,最终让休养员充分感受到“有健康、有尊严、有价值”。

行为治疗的收付费也是重要环节。谈及此处,武建胤特别表示要感谢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2010年左右,主动提出将我院床位费从10元/日提升至20元/日,同时,鼓励医院积极申请非药物治疗项目申报,早日申报、早日定价。”他还介绍,当前医院开展的行为治疗项目几乎都有对应的收费标准,为业务持续、深入开展铺就了坦途。

行为治疗的出发点,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在于让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重获生活自理能力、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令参观者印象深刻,也为武建胤所津津乐道的是这样一些行为治疗。

比如农工疗、手工制作疗,患者完成一定量的劳动任务后,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的或者现金形式的报酬。比如医院还探索将“洗车”当做“治疗项目”,让医护人员将要洗的车直接开到医院,让适合的患者来洗,按市场价得到报酬。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劳动报酬,是这些患者重拾自信、尽快回归社会的预练。”武建胤还介绍,医院自2013年起租用了一处农场,起初是希望让患者和职工吃上无公害的蔬菜,但渐渐地,这里成为农工疗、垂钓疗等的开展场地,且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医院计划让一部分满足出院条件的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留在农场工作,“既发挥他们的劳动能力,也起到带教患者、交流沟通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科医院聊城市精神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
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医保拒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