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三步路” 下活“四步棋”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创新开展产业扶贫

2018-01-19鲍荣威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1期
关键词:田东县特色产业贫困村

■ 文 / 鲍荣威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主要途径来抓,大力发展水果、经济作物、经济林、家禽和家畜五大特色产业,推进旅游扶贫工程和电商扶贫工程,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扶贫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一、走好“三步路”,贫困村特色产业实现“三个全覆盖”

1.走好抱团发展路子,贫困村合作组织建设全覆盖。在加强贫困村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田东县积极对贫困村村组干部、经纪能人和种养能手进行合作组织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各种政策和业务知识。引导和扶持各贫困村注册登记成立合作社,结合本村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作用。全县53个贫困村全部登记注册成立1个以上合作社,组织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村合作组织建设完成率达100%,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2.走好利益联结路子,带动发展合作协议全覆盖。田东县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经纪能人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建设,通过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田东县制定了《关于印发田东县2017年产业扶贫村民自建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关于印发田东县2017年产业扶贫经营主体建设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关于印发田东县2017年扶贫产业基础设施项目补助实施方案》《关于印发田东县201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扶贫贷款贴息实施方案》等文件,落实项目资金,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产业发展。筛选推荐49个信誉好、实力强、带动能力显著的经营主体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建设,如百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金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隆祥兔业有限公司等,鼓励引导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及技术扶持等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合作社(公司)带动贫困户发展合作协议全覆盖。全县511家农民合作社带动3.83万户农户发展产业。对全县扶贫产业项目合作社开展“回头看”活动,促进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3.走好因地制宜路子,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根据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田东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采取“新型经营主体(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水果、经济作物、经济林、家禽和家畜五大特色产业,形成芒果、火龙果、桑蚕、山油茶、鸡、猪、牛、羊、兔等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使产业带动扶贫遍地开花。如林逢镇那单村与富凤公司发展林下养鸡、那雅村与隆祥公司发展养殖兔子、定阳村发展山羊养殖、作登乡驮瓜村发展生态养牛、那拔镇六鲁村发展芒果产业、福星村发展蜜柚产业、义圩镇世木村发展山茶油产业等。基本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县53个贫困村已全部培育有特色产业,完成率100%。

二、下活“四步棋”,健全贫困村四大产业扶贫体系

1.用活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家庭产业自主发展。为推动产业扶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田东县建立了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健全四级产业扶贫体系。实施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奖补扶持政策,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等惠农政策,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因地制宜自主发展家庭产业,有效促进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增收脱贫。2016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495万元作为全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补助资金。实施产业扶贫村民自建项目“以奖代补”,给予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每户5000元/年的补助,2016年全县7822户贫困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其中,种植芒果10086亩、山油茶1776亩,养殖牛3949头、猪5467头、鸡275650羽等。实施产业扶贫村民自建项目基础设施“以奖代补”,给予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每户2万—5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2016年,150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落实耕地地力补贴76117户,补贴面积209640亩,发放资金2786万元。

2.用活整合资金,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示范项目建设,推进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和脱贫带动机制,鼓励贫困村就地发展村级合作产业,抱团发展。加强对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和管理服务。同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80万元作为全县各村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优先支持53个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建设项目,主要补助棚舍、水、电三项基本设施建设。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590万元支持53个贫困村合作组织发展,补助标准为30万元/村。全县共有142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了扶贫工作,其中农业龙头企业13家、涉农企业9家、合作社120家,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3.搞活统筹推进,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2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11个乡(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发展右江河谷、达寒江流域、灵岐河流域特色产业带。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造纸、制糖、建材等传统工业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物流平台,发展特色旅游,扶持电子商务,实施商贸城建设等。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价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激活创新思路,探索资产性收益保障发展。积极探索资产收益保障带动路径,帮助生产资源匮乏、无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解决经济收入来源问题,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扶贫联系村资产性收益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田东县资产性收益扶贫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田东县扶贫项目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等文件,在作登瑶族乡平略村、陇桃村、坡教村、陇那村等4个贫困村每村投入200万元率先实施资产性收益扶贫,通过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就地“项目托管”、异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入股等模式,实现入股资本增值部分按贫困人口保底分红,不用承担亏损风险,且在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后,增值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惠及全村群众,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解决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难题。

猜你喜欢

田东县特色产业贫困村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第六届“我是小画家”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