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思政

邓 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广州广东 510540)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化形式,一直以其来,以独有的文化魅力都成为人们所推崇的文化体系。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其表现出了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人们能够以新的目光来审视周边事物。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的文化思想内涵,让高校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基于此,针对茶文化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茶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长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茶文化,一直以修身养性为核心。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受到了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在经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之后,茶文化具备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并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茶文化思维,可以协助学生体会茶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并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茶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一种平和的思想意识应对周边的事与物,并以积极应对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发展。此外,茶文化中还蕴藏着诸多道德思想内涵。通过茶文化思维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可以将思想内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

2 茶文化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具有较强实践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思政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开展的思政教学内容中,需要与当前社会普遍现象相结合,让其教学内容体现出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但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许多院校注意对学生行为约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思想引导,从而造成了学生思想成长实效性有所欠缺的问题发生。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同样需要突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一种优秀文化来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指导。充分将茶文化思维中的和谐以及和善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当中,能够让高校学生接受到处世为人的教育。此外,茶文化思维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合,还可以协助大学生以茶文化思维方式来应对社会所呈现出的各问题,有利其树立起正确的文化及价值观念,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具有良好的可融性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高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态度,思政教育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其状态,促进学生思想内涵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入相应的文化思想内涵,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但要对所融入的文化思想内涵有所选择,因为部分文化并不具体良好的融合性。比如:传统体育文化、传统语言文化等,只能将其列为借鉴,并不能将这些文化列为具有深层次的中心文化思想。而茶文化思维与其他优秀文化存在一定的区别,不仅其文化自身具有特殊魅力,在整个文化演变进程,已经与多样化文化形成了融合,所衍生出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与当前社会文化思想较为匹配。在这个文化条件基础上,茶文化思维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合,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它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学向着有效化方向发展。

3 茶文化思维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3.1 突显茶文化思维的价值内涵

茶文化思维不仅具有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拥有相应的精神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茶文化思维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融合体。因此,可以将茶文化思给中的综合元素以及丰富的内涵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通过茶文化思维的融入,可以有效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还可以为传承与发展茶文化寻找到合理化的路径。在茶文化思维中,思想兼容是其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其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大众的文化艺术以及精神理念需求,更是社会大众较为成熟的一种文化认知。所以,运用茶文化思维培养学生时,可以让高校学生体会到茶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并对茶文化思维进行全方面的理解。学生在内化茶文化思维理念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内涵驱动,引导高校学生以全面完善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事与物,最终实现对高校大学生思维内涵的有效引导。

3.2 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求与价值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会产生一定的综合理念。这就需要以优良的育人机制来培养学生,让其能够全面的掌握思政课知识内容。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思维理念的发展情况给予最大化的关注。因为,学生的思维理念发展关系到了整个高等教育效果,还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观念成长进行关注,是教育机制成熟发展的表现。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其教学体系以及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特别需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思维理念变化情况,认真分析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将合理化的教学元素以及理念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应该以其深刻的内涵为中心,向学生提供高要求的教学内容。此外,思政课教材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比后发现,其学科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应该以高要求、多角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其教学活动获得最佳成效。为此,应该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元素以及内容,让其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为思政课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茶文化思维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融入,是一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体现。不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培养要求形成了融合,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教学素材的整合。通过以茶文化思维为文化载体的方式,将具有时代性理念以及中华优化文化的内容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学生的客观实际要求,最大化地提升了学生思维观念培养实效性。

3.3 构建茶文化思维与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融入机制

在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直接从茶文化思维中提炼内容,还是从其文化体系中感悟相应的理念,最终都是体现茶文化价值。所以,需要注重茶文化思维的应用价值的分析,确保其文化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茶文化思维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需要构建起健全的教育机制,并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选择茶文化思维元素,并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机制中。茶文化思维是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华,具有非常强的积极内涵和价值理念。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理解茶文化的全面要素,并合理选择思政教学活动所需求的具体素材。将具体素材与教学机制的融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茶文化思维价值内涵的真实存在。(2)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以往所开展的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容易产生枯燥感,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为此,在茶文化思维模式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出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化元素,让其元素成为集中展现和诠释思政教学理念的一种新方法,让学生能够切实地理解其知识结构的真正内涵。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可以理解思政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具体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内涵,增强思想课教学吸引力。(3)重点考虑思政课教学时代性特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高校教学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构建思政课教学体制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自身的自律意识,鼓励与引导学生自觉纠正自身思维理念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促进健全思维理念的全面形成。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特征,将茶文化思维元素融入其中,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融入适用的文化元素,需要重点考虑其文化元素的适用性。茶文化思维模式的事物,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应用。同时,还可以体现出传统文化最佳应用效果。通过茶文化思维的融入,还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涵,增强其课程底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