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18-01-19刘振平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话语权茶文化培育

刘振平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内涵,它除了是社会大众的重要生活元素之外,其所体现的文化特质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根植于每个人的文化意识和特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体现,是可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的路径之一。茶文化中所具有的包容精神、求同精神、和善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茶文化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理念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内容。

1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高等学校担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丰富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和道路认同。

1.1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鉴别力,实现文化自信,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2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关键基础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关键的精神条件。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要坚持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教育的有机统一,不可割裂。在共同方向和共同目标上是要培育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因此,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的自信,是为大学生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夯实基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下对各种文化的扬弃与批判,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基础上,对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上心理自信、意识自信和能力自信。

1.3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构筑文化安全的重要堡垒,大学生是其中的传播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同样,也是文化传播的接受者,是各种文化争夺的重要对象。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样,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价值,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和精神力量。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既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也可以深刻理解“四个自信”,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信心和发展希望的基本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 茶文化视野下培育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

2.1 以茶文化传播为切入点,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

任何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都是基于认知的基础。认知作为最基本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纵观历史的基础。高校要实现文化育人,就必须以文化认知作为基础,大学生只有对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能对文化有所了解、正确判断,才能谈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否则,文化育人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尚处于“蜻蜓点水”的碎片化知识认识和获取阶段,对于系统的文化认知,特别是对传特文化的认知比较笼统,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并不清晰与具体。目前,在文化认知引导的方式上,采取“灌输”的方式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采用“宣传”的方式作为一种辅助方式。比如,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在“灌输”上仍然要讲明白中国文化的本质,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2.2 以茶文化学习为平台,增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对文化感知的一种结果表达,如果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出现逆反心理和“差评”体验的话,那么大学生就难以对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文化认同必须要有文化话语权,以主流文化来影响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受到所在群体的文化影响。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引导和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①要在争夺话语权方面下功夫。话语权的争夺包括文化话语权、舆论话语权和价值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没有话语权就没有自信的能力。没有话语权就没有文化主流的控制权。因此,高校要切实重视对大学生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只有这样,才能有文化认同的引导和影响能力。②要在文化选择方面下功夫。大学生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对于文化的选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要主动参与大学生对文化的选择,引导大学生对文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文化的选择,特别是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鉴别能力,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意识作出正确的决定。

2.3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彩而丰富。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大学生享受并消化内容丰富、营养丰盛的文化大餐,是“囫囵吞枣”的灌输,还是“细嚼慢咽”的培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眼前的关键问题。因此,高等学校要按照问题导向,主动整合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彻底盘活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存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认同和精神脊髓中。以茶文化的培养来说,要做到“三个维度”:一是价值认同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根本落脚点还是价值观的培育,是提升大学生价值认同度的基础,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基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重要滋养在文化,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独特地位与功用,决定了它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内核[2]。因此,高等学校首先要“盘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核心的价值观培育内容,做到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因此,高校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精神引领维度的教育,旗帜鲜明的宣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主流文化为导向,引导大学生坚守主流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扣好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体系里的重要内容,其所表达的核心精神理念和价值规范,具有独立性和包容性,深深的烙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细节,所形成的独有的情感理念对于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内涵和思维习惯[3]。三是道德素养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源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力量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内容,涵盖了正心、诚意、修身、治学、齐家、治国等方面,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要推动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养。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领域的“暗战”也时刻存在,受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辨别能力存在“盲视”现象,“文化他塑”导致一些大学生“文化自卑”,以致盲目冲上西方非主流文化,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文化。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既有培养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战略意义”,也有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

猜你喜欢

话语权茶文化培育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