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冲突的商务英汉翻译隐性逻辑分析

2018-01-19陈奕芳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语句含义

陈奕芳

(厦门华厦学院商务外语系,福建厦门 361024)

翻译过程是将语言所阐释的文字、信息和含义进行提炼,并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保留原有语句的含义作为前提,并且能够实现艺术性的语言再现,这是更高层次要求。美国学者奈特曾说过:“翻译过程就是将原有语言通过信息提炼和重新组织,在对象语言中利用对等语自然的对原有信息进行表达的过程”。因此,茶文化背景因素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隐性逻辑理论依据

1.1 语言间的逻辑依赖

通过分析语句之间存在的这种连接词的关系属性,可以对语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分析:(1)逻辑语义,也就是语句中的子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扩展类型,属于其他子句含义的投射;对于扩展类型的逻辑语义关系,后续子句的含义是对前面子句含义的扩展,常见的关系有释义、拓展和加强。而投射类型的逻辑语义关系,表示后续子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已经在前面的子句中报道过,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情况。(2)逻辑依赖,主要是对语句之间的并列以及从属关系进行表达,也就是语句之间的关系是依赖并存还是控制从属,抑或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英语和汉语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在结构上更趋向于采用复合体结构,形式上更加紧凑,不同子句之间的划分较为清晰,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在结构上相对较为松散,类似于一种隐式的结构关系,并非关系对等子句的简单补充,也并未主要子句的关系延伸,很多情况下是主次界线不清晰。两种类型的语言在子句结构上并未形成严格的对应关系,呈现一定的多元化特征。如果说英语在子句上呈现出一定的复合体特征,那么汉语则更加接近于一种句群的组织结构。从上述分析可知,商务英汉翻译过程中,文章中选择并列以及从属特征的语句的数量占比,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章的复杂程度,并可反映出文章的正式程度。

1.2 逻辑差异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英汉翻译过程并非简单的直译过程,两种语言在构造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1)两种语言之间的结构本身存在不同,汉语语言隶属于意合类别,而英语语言则隶属于形合类。英语语言在组织语句中,更加重视的是语句中的动词,动词是英语语言的核心,并围绕此核心对英语语句进行叠加组织。(2)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习惯以及风格存在一定差异,甚至语言对于修辞的不同搭配习惯也是造成英汉翻译过程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3)翻译人员作为不同的个体,其存在不同的主观意愿,这会造成不同个体在处理语言逻辑上存在人为差别。一个是,不同人员对于语言含义的理解存在不同,会造成翻译人员在目标语言结构组织上存在差异;另一个是表达习惯不同,翻译人员在利用目标语言进行含义表达上存在习惯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英汉翻译过程会存在逻辑结构的不同方式。

2 中西方茶文化对英汉翻译影响分析

2.1 传统茶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传统茶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一个欧美旅行者在中国旅行,因为水土不服加上气候原因,造成身体出现问题,去医院就诊。但是,中国医学茶文化与西方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中医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很多西医在诊断此类病症时,多会给出这样的诊断结论:上火,多喝水。这时就会出现问题,如何向西方游客解释“上火”,如果直译为“Get angry”,意思正好发生了偏离,或者翻译成“hot”,对于外国游客来说都难以完整的理解医生的诊断结论。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汉语向英语翻译过程中,同样出现在英语向汉语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成语翻译中,比如英语中对于“一败涂地”这个成语的固定语言表达是“meet one's waterloo”,要想完整的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含义,需要对其出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无法领会其主要含义。

2.2 宗教信仰差异

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上存在一定的不同,西方人信仰基督,因此在其语言中会渗透进很多与上帝有关的词语和语言,例如,能够自我独立的人上帝也会帮助的,这句话在英语中的翻译是“God helps he/she who helps themselves”。而在中国,很多人信仰佛教,其在语言中会渗透进很多与佛有关的词语和语言,例如,“借花献佛”等成语和谚语。这些与信仰有关的固定语或者成语,都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对于人民的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英汉翻译中,不能简单地对两种宗教信仰的词语进行融合互译,而直译又容易造成误解,造成翻译的难题。对于此类语言的翻译无法对形意进行兼顾,操作中只能兼顾其中一种,对于传意可基于语言中与之含义相近的成语进行翻译。由此可知,对于存在信仰差异的中西方茶文化,其在语言互通交流中也存在一定差异,虽然进展语言比重的一小部分,如果翻译者没有深刻的理解,很难对翻译过程实现更好的把控,造成翻译的失准。

2.3 时间观念差异

由于中西方存在的茶文化差异,导致两个地区间人民在时间观念上呈现出特定的差别。比如,英语中对于单词“latest”的应用存在一定特殊性,在语句中“latest time”中的含义并不是最后的含义,不能直译成“最后时刻”,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最近时刻”。类似的还有“最新消息”和“最新进展”等分别对应“latest news”和“latest development”,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对于时间观念的差异,容易翻译为“最后消息”和“最后的进展”,这种翻译方式显然对原含义存在曲解。再就是,需要注意的是“behind”、“ahead”等表示时序的词语的翻译,例如“后续时刻”这个词语的翻译,不能直译为“behind the time”,这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英语的表达习惯正好相反,其采用的是“ahead”进行表达,而不是“behind”,其地道的翻译结果是“aheadof the time”。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如果翻译人员对这些时间词语的表达习惯没有深刻的了解,其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或者翻译的不够地道准确。

3 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中西方茶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于商务英汉翻译的影响很大,对此,好的翻译者需要首先充分了解中西方两种茶文化背景,并且对茶文化语言的关系进行充分研究,了解语言中的茶文化内涵,从而有助于了解语言和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翻译方式选取上提供参考,比如,对于原始语句,如果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原有语系和目标语系中具有相同的茶文化背景,则在翻译过程中,可采用直译等方式实现。反之,如果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原有语系和目标语系中具有不同的茶文化背景,则可采用意义对等方式进行翻译。当然对于不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汉翻译是非常困难的,而将具有特殊茶文化背景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相同的茶文化含义则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会引起读者的误解,这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深入理解两种语系的茶文化背景前提下,找到两种语系的茶文化切入点,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翻译效果。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语句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重点:语句衔接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我喜欢
五星红旗的含义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