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影响研究

2018-01-19孙荣乐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孙荣乐,张 军

(1.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江苏 徐州 221200;2.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承担的社会、学校、人际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学校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突出的心理问题。学校体育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确立新的干预政策,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出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的措施,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网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图书馆中相关的文献,把握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进行有效干预的相关信息,为研究的需要提供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的专家进行访谈,包括开展心理研究的专家、国家二级以上心理健康咨询师和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走向和对应的干预手段,为本研究多视角观察提供可靠性渠道。

1.3 逻辑分析法

对查阅和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为本研究的最后结论提供系统、严谨、有效的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体育对心理素质健康的积极影响

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影响涉及诸多方面,相比学科教育,更加具有全面性,见图1。

2.1.1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学校体育经过改革并不断发展,在教育理念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深化学校体育中突出问题的变革,确立新的指导思想,积极改进学校体育中不良的负面影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逐渐健全学生体育教育制度,开展多种体育竞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1.2 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为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必须予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必须有正常发展的身体作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参与学校体育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准确度,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神经系统,促进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不断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正常发展,加强学生的感知力与观察力,促进学生提高灵活性与协调性和反应时,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外,学校体育能够在学生参与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学校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为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这是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干预的重要条件。

图1 学校体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1.3 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校体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多数是集体性、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时能够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信心,无论是自己的能力高低、修养好坏,还是魅力大小,都能够通过参与学校体育充分的表现出来。因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学校体育让学生为自己制订新的目标,重新获得信心。学生绝大多数参与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兴趣而选择的,所以积极性较高。通过参与学校体育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参与的过程中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放松心情,为学生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形成乐观向上、活泼的精神,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另外,通过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可将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缓解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在精神上的紧张情绪得到舒缓,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缓和,进一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缓解疲劳的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1.4 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与社会的双重压力,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越来越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社会关系逐渐减少,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参与学校体育锻炼,不仅促进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其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消除了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消除来自于学业、社会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消除烦恼,舒缓压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方面,还体现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的同时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不断地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人际交往带来的双重压力,关心自身的心理与身体健康。

2.1.5 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学校体育的开展主要注重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艰苦、疲劳、紧张带来的压力,逐渐培养竞争意识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校体育由于具有竞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机能、技能、技术与心理特点,相互配合,增强学生的集体配合能力,同时增加默契,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竞争中形成良好的竞争精神。在学校体育中,学生积极参与的潜在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参与时,总是会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学生会在参与中不断得到进步,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通过学校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2.2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

学校体育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充分考虑与其相关的因素,从不同方面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一般来说具有4大途径,见图2。

2.2.1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通过激发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兴趣,开展有趣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并以此舒缓紧张的情绪。结合体育中的健康行为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陶冶情操,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除此之外,结合学校体育教育,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学校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2.2 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体育锻炼环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的锻炼环境。丰富的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促使心情舒畅,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的心情愉悦,积极的参与学校体育锻炼,还能增加生活的乐趣以及丰富校园生活。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加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压力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找人帮助解决,以此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

2.2.3 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在学校体育中,教师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的德行修养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体育教师的人格与修养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力与心理咨询辅导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有效地建立具有体育教育心理专业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心理辅导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对心理素质突出问题有效干预的手段及方法。

2.2.4 加强体育教学与科研管理,消除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目前,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科研力度,开创体育教学新理念,积极消除负面的心理影响,解决心理素质突出问题,加大对体育教师心理咨询辅助的培训,以便保证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时有效地干预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对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出符合学校体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手段及途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2 学校体育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3 结 论

3.1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学校体育锻炼提高心理素质,缓解疲劳与压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并不断增强体质,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养成坚强的品格,磨炼意志,对提高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3.2 学校体育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

3.3 通过参与学校体育能够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5-11.

[2]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23-29.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1-106.

[4]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45-51.

[5]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89-93.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