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2018-01-18王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职业素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几个方面的探索研究,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素养 核心职业能力 培养体系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经济形势下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对从业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被社会认同,高职学校在当今的就业情势下,怎样根据学校的特点,通过相关课程或活动的开设,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法,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体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学生在社会活动和企业工作中的行为体现,是一个人在从事相关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也是一个人的职业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包括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依据的职业道德、体现的职业行为、过硬的职业技能、遵循的职业作风和发展的职业意识。一个人在职场发展中的成功与否与职业素养有很大关系,职业素养不仅在职也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在人们的日常行为、职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调节、社会的正常运转等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核心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活动中个人职业技能的运作等起到决定性作用。2010年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证培训项目(CVCC项目)总结为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六大模块。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调研等方式对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对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这3个方面最为看重,分别占到37%、26%、22%,部分企业认为学生的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这3个方面的核心职业能力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有部分企业对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的能力表示了认同。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体系的培养途径研究

1.围绕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构建3-3-5人才培养模式

3-3-5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3类文化奠定职业素养基础,3种课程设置构建职业能力体系,5段实习实训促进核心职业能力培养。3类文化指的是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将这3类文化融入课培养程体系;3中课程设置是指在课程设置中构建了“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专业技培养能模块+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组成三种职业能力培养递进式课程体系;5段实习实训指的是职业素养与团队沟通实训、专业认识实习、职业体验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5段实践能力培养过程。

2.转变教学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以核心职业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各专业的职业标准,围绕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能力,开发具有3个基础平台、5段实习实训过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该体系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还需要具备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为一身的职业素养,构建学生核心职业

能力。

同时,新经济形态下各专业间协同发展,学生培养过程中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岗位目标进行重组,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2-3个专业进行专业群内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广泛的适应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

(2)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沟通表达、商务办公等相关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对专业要求的学生核心能力进行相关训练,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结合企业调研情况,构建动态课程体系,对接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形成课程标准,并根据每年调研情况,不断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課程构建,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完成自身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

3.校企双主体育人,加强实践育人

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推行校企双主体育人,着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自身的实践过程培养的,校企双主体育人下应加大企业对实训条件的投入,并将企业文化、企业相关职业课程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模拟真实企业场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互通,共建项目教学团队。通过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相互合作、岗位互通、专业教练,校企互聘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提升教学能力。建立具有“学、赛、研、培”功能的教师企业工作站、教师工作室等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研究、技能竞赛、技术研发、参培参会、社会服务等项目,实施校企“双向培养”模式,培养有德、有能的“教练型”教学名师。

5.重视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法

(1)培养过程着重“四个增强”

高职学生职业需要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着重“四个增强”一是要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意识;二是增强教师的针对性教学;三是增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四是增强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 2)能力训练采用“POTTEE六步训练法”

能力培养不仅有培养体系,还需要要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法,通过合理的流程训练达到真正的效果。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高职学生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六步训练法”, 项目(P roject)---目标(Objecet)--任务(Task)--训练(train)—考核(evaluation)—总结(evaluation),即POTTEE科学训练流程,在每个核心能力点中按照六步训练法进行教学和反馈。

三、核心职业能力内涵指导下的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构建核心职业能力内涵指导下的学习评价体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还是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评价过程可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多维角度进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形成良好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琼,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2]刘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多维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4)

作者简介

王蕾,女,1982,山东省淄博市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教师,从事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运营、跨境电商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职业素养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