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结束成为新起点

2018-01-18夏成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

夏成勇

摘 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旦形成便会慢慢积淀,伴随其一生并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让一课,一单元的结束,成为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激发学生不断跨越新台阶,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阅读 对话交流 发展情节 激情练笔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表达等方面综合素质,要从启迪反思、教学方式、开阔视野等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外延。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研学策略。

一、拓展阅读,升化认识

在教学《触摸春天》,课堂上学生被文中盲童安静深受感动,心灵共振时,请看我的结尾教学片段。

教师:读着文中作者的感受,不由想起了我所敬佩的那位美国著名作家,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的内心独白。

出示课件:课后阅读链接的内容。

“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精巧的对称图形。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松树那粗糙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发芽花蕾。我感觉到花朵美妙丝绒般的质地。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小溪的清凉的水,从我撒开指尖流过……”

教师:请自己读一读,从海伦.凯勒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是啊!尽管海伦·凯勒和安静一样,不能用双眼来欣赏春天,但是她们的心中就装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学生:她们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师:是啊!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再读这句话,把它深深地记在心里,感悟生命的真谛,获得精神的滋养。

课文阅读链接,让学生再次感动,深化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句子含义,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懂得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二、主题阅读,体悟真谛

生活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跟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的学习,我安排了“热爱生命”的同步主题阅读。

教师:其实要想了解更多生命现象,更多真切体会对于生活、生命带给人的震撼。老师建议你们去读书,因为唯有在读书中,你才能和他们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

推荐阅读并赠书: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曹文轩的在苦难中生活的儿童成长小说《青铜葵花》;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组织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激情释放。随之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美文应运而生。

主题阅读,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悟到生命真谛,愈发对生活热爱和执着追求。

三、对话交流,深化理解

对话交流,即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以全新的形式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回忆、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供物质和方法的准备。如《翠鸟》结尾教学片段。

教师:翠鸟朋友,你们好!我是联合国绿色和平组织的记者,我想采访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教师:你们的声音这么好听?哪位愿意唱一首歌给我听?(一学生唱《春天在哪里》)

教师:歌声真清脆,真优美!听说你们捕鱼本领很高?外号叫“钓鱼郎”,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呢?

学生:平时,我们站在桅杆上一动不动,小鱼一出现,我们就蹬开桅杆,箭一般地飞过去,叼起小鱼就飞走了。

学生:我们钓着鱼已经飞远了,那桅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教师:果然神速!是名副其实的“钓鱼郎”!我能到你家做客吗?

学生:你去不了,我们的家在悬崖峭壁里,洞口很小,里面很深,人进不去。

教师:你们真会找地方,那里多安全呀!那我就不去了。你们翠鸟对我们人类有什么要求吗?

学生1:请人类爱护我们鸟类,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你们的好朋友。学生2:请人类保护河流,不要像江河湖排污水。许多污染的河流已致我们死亡。

变化身份的对话交流,课堂有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些对话是学生内化转为自己的语言,为把课文的内容读活,读出灵性与悟性,奠定基础;为今后写作做了很好的准备。

四、发展情节,揭示道理

对于说理类文章,如何让学生明白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可在结尾时适当发展情节,通过发展的情节给学生以提示,从而水到渠成。请看《乌鸦与狐狸》的结尾教学片段。

教师:乌鸦看到狐狸钻到洞里,会怎么想?

学生1:你这个狡猾的狐狸!坏透了!学生2:哎,我怎么会上他的当呢,我再也不能光听好话了!

教师:你们想对乌鸦和狐狸说点什么?

学生3:我想对乌鸦说:你今后再也不要听奉承话了。学生4:我想对狐狸说:你这么狡猾?还有什么脸面出来见乌鸦!学生5:我想对狐狸说:你太坏了,要讲诚信,怎么能骗人家的肉呢?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教师在关键之处去引导学生思考、揣摩,从而顺畅地让学生获得对语言的理解,对情感的认同。

五、激情练笔,回归自我

在一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寻找写作题材,是读写结合的契机,请看《游子吟》我的结尾教学。

教师:其实,感受到母爱并捕捉到这一瞬间的不只是孟郊一人,在慢慢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美华章。

出示《母亲的牵挂》(节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对儿女的牵挂,是美丽的,也是痛苦的。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就像春天里美丽动人的鲜花。也像那夏日阵阵清凉的微风,更像是秋天满园累累的果实。那份牵挂是冬夜悄然飘舞的雪花,是一杯愈久愈香的琼浆玉液,是一朵萦思绕怀的五彩祥云,醉了儿女的心扉,却白了母亲的黑发。

……

你被母亲打动过吗?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可以写下来吗?伴着《母爱》深情的乐声,你可写一首小诗,也可写几句心里话。学生练笔后,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习作水到渠成。

学生在阅读中蕴含的情感,在写作中得以延续强化,只有这样的语言才具有再生性、增值性,才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生成功能和迁移功能。

六、联系实际,活化生活

生活是语文之源。联系学生生活历练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余文森教授曾说:“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生活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要借助于在生活中认识。比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内容相对枯燥,如何让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付行动。我在学习课文后要求学生一个星期内,先观察家里附近的小溪、河流的水质、水里的生物、水岸边的情况,再观察附近山岭上草木生长情况和鸟兽生存状况,然后询问长辈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这些环境变化,并作好记录。在交流调查情况时,学生们发现如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家乡的森林资源和家乡店埠河的水资源遭到了较大的破坏,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学生自发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七、展示成果,继续探究

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历时两周的综合性学习结束时,我组织开展学习成果展:

生1展示字谜:1、皇帝新衣——袭2、一流水准 ——淮  3、石达开 ——研  4、拱猪入门——阂5、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生2将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概括成一句话。

①单:单老师說,单于会骑马,不会骑单车。②数:两岁能数数的小孩,已数见不鲜了;③着:这着真绝,让他干着急,又无法着手应付,心老悬着……

生3展鸡年歇后语:

1.公鸡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2.鸡笼里过日子——一身的窟窿

3.鸡毛掸沾水——时髦(湿毛)

4.鸡毛上天——轻狂

生4讲“火”字源

“火”字是象形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由于火是象形字,人字就是中间的大火,其它两

点就是旁的小火。

生5 累容易错的字:

雷历风行(厉)、白晰(皙)、礼上往来(尚)、心心相应(印)、理曲词穷(屈)、立杆见影(竿)、立功渎罪(赎)、引疚自责(咎)、厉精图治(励)、饮鸠止渴(鸩)。

这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虽然结束了,同学们还想探究汉字的哪些问题?生1:我们要探寻又多又易识记汉字的好方法?生2:错别字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需要寻找其中的规律,避免写错别字。生3:汉字中有些多音字,稍不注意就会念错,我们要探究有哪些好办法可以掌握多音字。

教师:你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探究?生1: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和工具书。生2:我们可以上网查找。生3:我们可以查找资料。生4:我们组织调查、采访……

课虽上完,同学们对汉字的探究将继续进行下去。

八、提炼写法,运用习作

在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八交流平台,学生在交流本组课文人物描写的收获。师:你们回顾本单元课文,每种描写人物的方法需从文章找出语句加以说明。学生自主学习后纷纷发言。生1: 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是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般人的正常吃饭。” (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生2:“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运用动作描写) 生3:“‘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采用语言描写)生4:“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神态描写)生5: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心理描写)

一单元学习后学生总结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写人方法。之后我请同学说说自己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的。生1:以前我在写人的文章中不会用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只用具体的事例来写一个人。生2:人物肖像描写、侧面描写我也学会了!…… 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从文章的写法学到的真不少呀!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那么请同学们用我们交流到的几种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个人。同学们很乐意,痴情地进入写作,一篇篇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课,一单元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结束,应该是下一课,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不断发展的新台阶。课虽完,而意无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宝
例析“主题阅读”背景下的抒情散文教学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统整 比较 联结
让“主题阅读”为小学语文教学增彩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学习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主题阅读:特征、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