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2018-01-18杨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实施策略高中生物

杨迪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重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自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索。本文主要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更新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法 实施策略

生物教学中,教师想要做好教学引导,就需要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对某一类型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题策略,为以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解答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主要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教师通过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课堂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开始将问题教学引入课堂,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丰富教学课堂。[1]

一、课堂提问紧扣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门与自然相结合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实验——萝卜条的软硬对比,萝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教师设计教学实验流程准备,浸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浸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两种,观察萝卜条是否新鲜,小结:细胞的渗透吸收和渗透失水,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观察并分析造成软硬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从显微观察下进行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整个过程的学习,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本质寻找客观规律。再比如:实验设计: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选用洋葱来进行实验和渗透实验内容的整体结构,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选择解题中常见的概念来为实验设计进行铺垫,提出问题: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到了细胞的什么结构中?从什么结构中分离了细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判断,为实验设计的流程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开展离不开仪器和试剂:教师要将需要的,或者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准备好,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教学内容的讨论,实验小结:设计实验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落实科学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练习中进行实验总结,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视频的播放,引出教学内容质壁分离,即植物细胞壁与其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2]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当外界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所具有的浓度时,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结合实验过程中的所有知识点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分析,通过对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浓度的讨论交流,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也能够明确细心观察对生活的重要性。[3]

二、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试验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蕴含的实验规律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通过枯燥的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来进行,语言描述对生活知识的概括并不完善,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构思出教学情境,对知识的掌握也只能通过背诵来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实验现象演示出来,通过教学任务的设置,让学生探寻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成因,例如:将动物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中和浓盐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将新鲜的黄瓜放在蔗糖与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开始时黄瓜呈现萎缩,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黄瓜呈现膨胀并有酸甜味道,说明腌制的黄瓜细胞内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试分析原因。通过这些教学问题的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通过观察来让学生自己进行生物学规律的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三、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在完成教学问题设计后,学生会迫切的想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探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我们知道,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实际生活和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问题的构思,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知识的有效结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要弄清问题的已知条件,通过表现出来的具体实验特征进行详细思考,在头脑中找寻问题答案,运用文字、图形和实验来揭露问题的实质。教师想要做好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素养,帮助学生找到合理的解题思路。例如:通过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来提出问题: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展示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荧光水母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現象是由谁来承担的?通过学生的谈论结果来设计教学问题,引出教学主题。总结阶段,也可以通过教学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例如:一些食物(肉 、蛋 、乳等)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由此为下堂课埋下伏笔。[4]

结语

生物学教学设计离不开实验和生活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巧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22.

[2]华梁晓.问题情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探究[J].亚太教育,2016(13):58.

[3]李贵平.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心得[J].学周刊,2015(14):182.

[4]陈金芬.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17):129.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实施策略高中生物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