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1-18董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医学生对策

董静

摘 要:近几年,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学生在进入医院成为医生前就要学会怎样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还存在法律知识不够、学习法律热情不足等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医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医学生 法律意识 对策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主義民主法制建设中意义更为突出[1]。我国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素养,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在法制教育方面既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具备其本身的特性,因此医学生法制教育更能凸显法制教育的重要性[2]。

一、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对象,以自制问卷《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为调查工具,共计发出纸质问卷500份,收回489份,回收率为98.70%,其中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为4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其中大一学生所做问卷占有效问卷25.47%,大二学生所做问卷占有效问卷30.95%,大三学生所做问卷占有效问卷43.58%。

二、医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1.法律意识较强,践行法律行为较少

当问及:你认为现在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82%的同学认为医学生意识很强,但缺乏实际行动。由小见大,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法律意识较强,但真正举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践行行为较少。同时,不知怎样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造成了法律践行行为的缺少。除此之外,法律工作程序的繁复与机械化,部分法律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低等问题也导致了医学生法律践行行为的减少。

2.法律知识匮乏,学习法律热情不足

调查中关于医疗法律法规的问题答对率很低,基本上仅有23%左右的正确率,说明了医学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医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是从一门通识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得,但这门课只是一门理论课,而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理论课的问题,这就出现了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不足的现象。此外,学校虽然有开设相关法律的选修课程,但是选修这些课程的人并不多,并且对待选修课程的态度不重视,由此更减少了学习法律的热情。

三、医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形成的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风气不正。78%的同学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金钱主义”、“享受主义”充斥于整个社会,还未进入社会的医学生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在这种风气中成长出来的医学生都很难正确的判断事物的对与错,也就很难有强硬的法律意识或者坚持法律优先做人准则。这就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医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法律执行不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建国以来一共颁布过1109部法律。91%的同学认为我国法律覆盖了各个方面,法律制度是健全的。尽管如此,医学生法律意识依旧不强,极大的因素是来源于我国基础行政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导致了人们对法律的轻视,也间接的导致了医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2.学校原因

法律课程开设不正确。大多数非法律专业的同学的法律教育课程往往只限于大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76%的同学认为这远达不到有效提高医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更何况这门课还是一门公共课,不会引起学生们足够的重视。而且目前许多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并不是法律的专业人员,而是由德育教师担任,这种不恰当的安排致使法律教育流于形式,使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成了一个难题。

法律教育方式不合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已由原先的培养社会精英转变为提高全民素质。法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有所转变。78%的同学认为目前很多高校在当前的法律教育中,并没有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有些华而不实,教育方式简单而不合理,这种教育方式不能真正的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

3.个人原因

心理发展不健全。89%的同学认为医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高潮的时期,心理上有一些显著的特征。比如:特别希望别人接受并认可自己。具有这类心理特征的医学生往往心理发展不健全,遇挫折易丧失理智。他们的法律意识在这个时候显得不堪一击,心理发展不健全成了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的一个拦路虎。

行为控制不稳定。76%的同学认为缺乏自主性的医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人的影响,这类同学不能主观的判断与控制自身的行为,又或者是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这种生理状况下的医学生的行为很难受到其自身法律意识的支配。由此可见,医学生自身行为的控制不足也是他们法律意识增强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的对策

1.社会方面

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先解决存在于社会中使医学生法律意识模糊的问题。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法规,增大法律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纪的人和事,纠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例如:大力弘扬、传播正能量,积极宣扬正面的法律事例与守法人物,通报违法人员的行为与处置结果,张贴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给医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也要给予反面教育,让他们多多方面了解法律从而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2.学校方面

高校是社会一分子,其各项工作应顺应法制社会要求,营造“校园法制”良好氛围,通过“依法治校”等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法律意识,使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法制氛围中升华。从一个孩子接受教育开始,就要看重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高校可以做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开设合理的法律教育类的课程,选用专业的法律老师来教授,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引发其自主学习法律意识的动力。

3.个人方面

治标不如治本,医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本身。90%以上的医学生存在法律知识不足,心理发展不健全,行为控制力不足,无自主法律知识学习等问题。想要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就要培育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增强行为控制能力。具体做法比如:关心自身的心理发展情况,定期做一些心理咨询或向朋友父母沟通倾诉一下内心想法,学会正确的减压方式,认真对待法律现象,自主学习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农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教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6,(5):78-81.

[2]陈耀明.医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医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