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

2018-01-18马晗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融合

马晗露

摘 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提高大学英语ESP教学效果,还能全面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大学生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积累资本。文章对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英语ESP教学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融合 教学目标

ESP英语是特殊用途英语,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讲,就是针对不同专业的专门性英语语言,ESP教学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大学英语ESP教学中,第一课堂教学侧重于英语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听说等实际应用方面缺乏相应的训练,所以英语教师还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大学生本专业英语综合素质。

一、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而第二课堂教学是前者的补充和有效延伸。第二课堂教学在弥补第一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还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知识的动机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增强其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ESP第二课堂教学通过创造更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实践机会,从而弥补第一课堂教学中听说方面的不足。[1]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教学方式。大学英语ESP教师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来促使学生充分应用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以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二者融合后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第一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为手段,促使学生充分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

3.促进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常常过于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教师形成很强的依赖性,往往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均不甚理想。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后,英语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强调围绕学生的英语交际互动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和机会,大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展示和不断提高自身的ESP英语应用水平。

二、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的策略

1.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ESP第一课堂的教学重点内容在英语理论知识,内容过于统一化,选择面狭窄,难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统一的基本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但不能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第二课堂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之处。但第二课堂缺乏第一课堂所拥有的系统理论知识的支撑,将二者融合起来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ESP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大学英语ESP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滞后,对培养大学生学习本专业英语知识的兴趣有不良影响,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化发展的要求。高校应从大学生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实际需求状况着手,将第二课堂活动有效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体系中,以促使课内外密切相连的一体化课程的形成。

2.统一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师要想实现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第二课堂的充分融合,必须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如此才能保证英语教学的系统性。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大学英语ESP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第一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第二课堂教学目标,是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当学生达到英语教师制定的第一课堂教学目标后,可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尽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学习方式应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完成的第一课堂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而第二课堂教学目标则重在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英语教师通过英语ESP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统一,有效实现了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

3.建立和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制定合理的ESP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加强改革以往单一的仅注重教师的评价方式,以大学英语ESP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将过去仅考核英语应试能力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考核英语综合能力的方式,从而构建全面立体的评价机制。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仅要进行书面考核,还应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核。

学分制度是全面考核学生具体情况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中,与第一课堂有效融合,并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根据第一课堂学分管理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ESP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建立完善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学分制度,将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对于高校英语教学以及学生本专业英语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各大高校以及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ESP教学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的作用,从个专业英语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出发,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统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并建立完善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大莲.大学英语ESP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J].校园英语,2017(13):27-27.

[2]朱宝琴,王仰玲.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二课堂相互衔接和融合机制探究[J].新西部,2016(19):130-130.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融合》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