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研究

2018-01-18李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趋势英语教学

摘 要: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跨国文化交流变得愈发频繁,人力资源市场开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调查得知,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学并不能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本文简要讲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科学分析,最终提出部分建议,以期对高校英语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 英语教学 发展趋势

引言

伴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大,大学生开始感到危机感,毕业压力愈来愈重,但是,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学无法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其综合实力较弱。根据调查得知,大多数大学生无法在激烈的招聘市场中脱颖而出,而此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英语教学未能与就业相挂钩。因此,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迫在眉睫。

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英语并非我国母语,因此,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并未将就业这一因素与英语教学相融合,因此,英语课程设置并不合理。首先,当前的英语课程设置无法体现出英语知识对于就业的重要性,仅仅讲述英语学习。同时,课程设计并未纳入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致使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较差。其次,英语课程设置并未开展就业演练,如今的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对于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与来越高,但是英语课程设计忽略这一因素,导致学生还是局限于词汇记忆、愈发学习等,学生的综合实力未能有效提高,最终导致英语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1]

2.教学模式发展滞后

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就业过程,但是其英语教学模式依旧过于老旧,特别是在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新背景下,部分高校未能广泛应用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备,英语课堂依旧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激情。此外,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内在需求以及想法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命于教师的安排,死记硬背,无法应用于实际的交流中,这就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很难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2]

3.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高校教育旨在打造综合型人才,但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旧未能与就业过程相结合,导致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学生开始变得迷惘。例如:绝大部分高校会以四六级成绩作为学生的英语水平评价标准,从而促使学生专注于四六级考试,而不是灵活运用英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最终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偏差,难以在今后的就业中充分发挥出优势。[3]

4.教学的内容与实际需要出现脱节的情况

高校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高校英语教师未能通过互联网搜集新知识,导致学生只能了解传统的知识,同时,高校英语教材过于注重词汇以及语法的解释,脱离生活实际,从而導致学生只能将知识应用于考试之中,无法作为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1.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同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当将提升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案,改善教学体系,打破传统高校英语教学的制约,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发展,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由于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如果教师依旧采用老旧的教学手段则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英语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动态,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中播放,也可以播放类似的英语电影或者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方式不仅可以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枯燥的现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凸显英语独有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将教室打造成应聘市场,模拟应聘过程,要求学生用英语推销自己,进而针对性地对英语知识展开学习,进而增强在今后就业竞争中的实力。

3.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高校英语教学要想得到有效提升则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定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将提升就业率作为重点目标,要求全体师生团结一致,为教学目标而奋斗。同时,高校有关部门应当针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展开分析,改变教学策略,公正评判学生的综合实力,例如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获取英语信息能力等,从而促使学生快速了解企业的需要。此外,尽快使学生了解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求其认真评判自己的情况并加以改善,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升综合实力,以期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4.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因此,英语教师应及时针对社会发展状况改善教材内容,对其适当的删除或者添加,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英语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紧跟时代的脚步。同时,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例如:需要具有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以及针对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源,这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前提。其次,要求学生用于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与他人交流,进而提升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

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校教学模式应当得到改善。新的教学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改变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适当修改教材内容。教师与学生需要多家沟通,团结一致,了解对方需求,取长补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灵活运用先进技术打造轻松有趣的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学习的环境。此外,学生自身要认清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兴趣等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就业中发挥出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党瑞红,王秀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旅游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策略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1):76-78.

[2]马建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6(27):180-181.

[3]蔡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25-126.

作者简介

李华(1982.12—),女,汉族,籍贯:江西省赣州市,职称:讲师,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趋势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