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注式笔译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2018-01-18薛金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

摘 要:本文以关注翻译过程为切入点对评注式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评注式翻译指译者在分析和传递原文讯息的同时或之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供自己解决翻译中重要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并就这些方法与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评注式翻译教学是一种以过程为取向、以发展学生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

关键词:评注式翻译教学 现状 研究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职业化已经成为了新常态。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的需求,翻译教学模式也发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译品为导向和主要评价学生翻译水平的翻译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只注重译品的质量和知识的传授,不关注学生翻译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黄国文教授早在2000年就提出外语教学模式应该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转向。他认为,我国的外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而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目的,创造和探索更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一点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是一致的。 复旦大学的陶友兰副教授和刘敬国也认为,翻译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翻译技能培训逐渐过渡到翻译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结果到过程教学法的应用”(陶友兰、刘敬国,2015:87)。由此可见,翻译教学从重结果到过程的转向是必然的。评注式翻译本是一种译注的手段,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评注式翻译教学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过程为取向,以发展学生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视翻译过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评注式翻译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

评注式翻译(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又称为注解式翻译(annotated translation),指译者在分析和传递原文讯息的同时或之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供自己解决翻译中重要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并就这些方法与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柯平、李小撒,2012:78)评注的内容称作“翻译评注”(translation commentary),一般包括译者在理解原文和生成译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译者如何寻找和使用各种资源解决这些难题,以及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给出译文之合理性的论证等等(Adab, 2000; Fox, 2000)。换句话来说,评注式翻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翻译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内化翻译原理,掌握和应用翻译方法和技巧,最终提高翻译能力。 这种翻译教学法主要关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什么方法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翻译评注呈现了译者的思考过程,使译者不断反思和监控自己的翻译行为,最终提高译文质量,从而为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有效反馈。

元认知理论是评注式翻译教学的理论依据。“元认知”指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人类在元认知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进行反省和监控。评注式翻译教学就是源于这种认知特点,强调学生在翻译活动中对自身的心理、能力、翻译任务和翻译目标的认识,监控自己的翻译过程,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估,调整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手段最后拿出质量好的译文。评注式翻译教学法注重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学生对自身、知识、认知的监控和调节,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有效的教学法。

二、评注式翻译在国外的研究概况

1.根据柯平教授与李小撒博士的研究,评注式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评注式翻译在国际翻译教学当中的使用极为普遍,有些欧美国家的高校,如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人文、艺术语言与教育学院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文学院口笔译分院等高校的翻译教师都将评注式翻译用作翻译专业的常规性教学手段或者列为课程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 Fox,2000; 李小撒、柯平,2013)可以说,西方翻译界对评注式翻译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系统和成熟。

2.在国外的翻译教学当中,评注式翻译作为一种教学评估手段也相当的普遍。许多研究者提出,翻译教师应避免使用单一的翻译测试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仅凭译文是无法全面判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无法判断是什么对学生造成翻译困难,因此,翻译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提交的翻译评注来判断他们的翻译能力。因为,翻译评注能够反映学生的很多信息,如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对翻译原理的掌握程度如何,解决翻译困难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否恰当,是否会运用翻译资源解决问题等等。正是基于这点,诸多翻译教师和研究者(如 Fox,2000) 都认为,翻译评注是教师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手段。

3.评注式翻译也是欧美高校翻译专业普遍采用的学位论文模式之一,被称为“评注式翻译论文模式”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dissertation model),很受翻译专业师生的欢迎。评注式翻译论文要求不少于5000字的评注,包括对所译文本性质、翻译目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或对翻译加以说明的译者导言、背景知识等等。由此可见,评注式翻译论文模式在西方翻译教学体系当中已经是一种较成熟的论文写作模式。

三、评注式翻译在国内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尽管评注式翻译作为翻译教学手段、翻译教学评估手段和论文写作模式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都已经比较成熟和系统,国内的翻译教师对于这一个概念相对还是比较陌生的。国内的柯平教授与李小撒博士是将评注式翻译作为一种翻译教学手段引进并且付诸实践的领头羊。本文作者于2018年2月22日以“评注式翻译”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精确搜索,分别得到的文献数量为13篇、10篇和9篇。题目包含“评注式翻译教学”或 “评注式翻译”的文章有8篇,其余的几篇文章内容包含评注式翻译教学的内容,但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对评注式翻译教学方法介绍得相对比较系统的是柯平教授和李小撒博士,他们一共撰文3篇。他们于2012年首次撰文详细阐述了评注式翻译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简略地罗列了其在国外研究的概况,然后结合他们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评注式翻译教学案例,详细描述评注式翻译教学的过程。国内有少部分研究者也从中得到启发,在翻譯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和探索。魏鸿玲,董玉芳(2015)以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练习比照为切入点, 探讨评注式翻译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其研究结果表明评注式翻译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自主性和翻译能力。魏红霞(2016)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从四、六级考试题型加大翻译的难度着手,运用评注式翻译教学手段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讲授翻译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学效果很好。刘菊萍(2017:15)在其硕士论文《翻译如何学、如何教——基于以南京大学MTI学生为主体的问卷调查》一文中以南京大学等5所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表明,MTI学生认为帮助自己提高翻译能力作用最大的翻译教学方式/行为是教师要求学生做评注式翻译。沈晓华(2017)的论文《关注过程取向下的翻译教学实例分析——基于英汉类型差异翻译策略的习得》是少数几篇使用实例来说明评注式翻译过程的,尽管只是该文中的一个小节,但是却非常有代表性,因为该文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在句子翻译层面中如何选词的评注过程,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实例告诉我们应该评注什么内容,什么是有意义的评价,教师如何通过译文和译注评价学生的翻译质量、翻译能力。赵琦(2016)在其硕士论文《评注式翻译教学法研究》中对评注式翻译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通过讨论目前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翻译专业建设及教学的不足,提出评注式翻译教学法生成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该文对评注式翻译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影响评注式翻译的障碍和条件以及评注式翻译教学法生成的条件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分析,对评注式翻译教学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文并没有提供一个系统的评注式翻译教学的案例,也没有对评注式翻译教学的效果进行实效检验研究。

综上所述可知,以过程为取向的评注式翻译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学评估模式还是论文写作模式,在我国翻译教学实践中都有很大的研究、实践和探索的空间。

结语

评注式翻译重视学生的翻译过程,将评注式翻译作为常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评估手段运用于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能够改变翻译教师的角色地位,由“传授”变为“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并能使翻译教学质量评估模式呈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Adab B.Evalu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Schaffner C.& Adab 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2000.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舍夫纳,阿达巴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15-228.

[2]Fox O.The use of diaries in a process-orien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A].Schaffner C.& Adab.B.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2000.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舍夫纳,阿达巴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15-130.

[3]柯平,李小撒.评注式翻译及其对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意义[J].外语研究,2012(4):78-83+112.

[4]李小撒,柯平.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 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J].上海翻译,2013,(2):46-50.

[5]沈晓华.关注过程取向下的翻译教学实例分析——基于英汉类型差异翻译策略的习得[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1):161-162.

作者簡介

薛金凤,女,硕士,讲师,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