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

2018-01-18宾新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

宾新明

摘 要:在新时代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方面。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物课程与学生特征,科学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达到感染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

教育是不同时代发展中一大焦点,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呈现出不同时代下特有的特征,“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是新时代下教育显著特征,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势在必行。教师要立足新课程标准理念,不断探索二者整合可行的思路以及方法,在有效整合过程中打开全新的生物教学局面,促使学生在夯实生物理论基础以及发展生物课程核心素养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1]

一、优化教学内容,拥有健康心理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层次解读生物课题内容,在合理化整合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教学情境,科学引导班级各层次学生互动、交流,在把握生物课题内容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同时拥有健康心理。[2]

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节为例,在“基因在染色体上”课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深挖并优化教材中课题教学内容,明确课题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同时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机整合。在讲解课题内容中,教师要在把握“基因在染色体上”课题基础知识、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基础上,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科学设置课题教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巧妙应用到课堂中,在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中引导学生观看“基因与染色体”的演示实验,仔细观察的同时思考课堂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鼓励班级学生大胆回答课堂问题,准确把握班级各个层次学生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节下这一课题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要结合课堂问题解决情况,可以将相关科学家的故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讲解“基因在染色体”课题知识的同时引导班级学生在多层面互动交流中探究、解决课题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破解课题重难点内容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基因”、“染色体”二者有全新的认识的同时拥有健康心理,顺利完成课题教学任务的同时彰显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作用。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生命观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层次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实现有效生物教学,在学生积累生物知识与情感经验中对其进行感染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章节为例,在讲解“细胞的癌变”课题知识中,教师可以将该章节前面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课题知识融入课堂中,丰富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下课堂教学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将合作探究与分层教学法同时引入其中,让学生在观看“细胞的生命历程”视频以及观察相关实验中合作探究基于“细胞”的不同层次课堂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斷整合已掌握的细胞“分化、凋亡”等知识,联系“细胞的癌变”新课题知识,在对比、分析、判断、推理等过程中解决课题问题,深化理解“细胞的癌变”新课题重难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细胞的生命历程”章节知识,以“生命”为主题,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在具体化情境中巧用掌握的“细胞”新旧知识,在巩固“细胞的癌变”课题重难点知识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认识生命运动过程中学会了解、善待自己,学会尊重与爱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促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二者整合下生物教学实效性。

三、联系课堂内外,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联系课堂内外,深度整合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生物课内、课外有机衔接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学习生物课程知识、发展生物核心素养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拥有健康的心理。

以“稳态与环境”章节为例,在讲解“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知识中,教师要合理联系课堂内外,将课外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以及当下热点话题,巧妙引入到课堂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点,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在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引领学生准确理解“稳态与环境”章节内容,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热爱自然,学会和自然环境、他人和谐相处,学会自我调节,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展现生物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价值。[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正确把握生物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契合点,提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构建高效生物课堂,在生物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各层次学生在提升生物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综合素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中塑造健全人格。以此,顺利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升新时代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滨.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实践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06-106.

[2]张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新丝路(下旬),2016(10):95-95.

[3]吴爱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渗透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4):153-153.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