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2018-01-18叶娅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趣味化因材施教多元化

叶娅飞

摘 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已逐步成为了小学教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那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是当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深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 因材施教 趣味化 多元化

信息技术是人们在未来社会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数据的获得、搜集、处理、发布;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学习的工具与方法,是人们获得信息与学习的一大实用工具。为能帮助孩子们高效的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现将经验浅析如下。[1]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他的知识掌握情况,认知他的学习动向及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认知学生的学习动向、需求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通过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任务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二、深入钻研教材,趣味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趣味化教学内容。著名教育学家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10-15分钟,要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更长,就需要趣味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便很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3]

1.教学语言趣味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中、底段年龄的孩子们,我们在教学时应多采用儿童化语言语气,在教授的行文与语气中带有一些趣味性及通俗易懂的话语,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在演示和播放一些教学示例、视频时加入一些感叹词、感叹语可很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更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2.学习软件趣味化

采用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主要以“金山画王”软件为教学载体。“金山画王”是专门为一二年级儿童设计的一款绘画软件,其操作界面比较人性化,操作方法简单一学就会,符合小学一二年级的认知。“金山画王”中有奇形怪状的画笔,绚丽多姿的色彩、内容丰富的背景图、形态各异的几何图形,还有陆生、水生、飞行等各类动物、植物,汽车飞机等各种素材。还有具有奇特魔法的仙女袋,孩子们可喜欢了,这使得每一次教学都是事半功倍,教学效率可高了。

3.知识内容趣味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爱玩计算机小游戏。我抓住这个特点,充分利用他们爱玩游戏的心理,把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到游戏中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中英文打字时,枯燥的指法练习会让孩子们失去坚持练习的耐心,可适当结合“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拯救苹果”、“太空大战”等有趣的游戏中玩中练,练中玩。通过玩游戏,既愉悦了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游戏瘾,又提高了他们打字的速度。

信息技术教材本身无论是学习软件还是知识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应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其更趣味化,让学生更加喜欢上这门课。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哪一学科,其教学方法都有很多,要想提高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我们得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试想如果孩子们每一次来到信息教室上课,我们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他们上课,时间久了他们对上信息技术课就没有新鲜感,没有期待,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的去尝试变换教育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任务驱动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是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或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例如:我在教授六年级Excel知识内容学习时,就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来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

2.竞赛教学法

竞赛是诱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最有效手段。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我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小竞赛活动,促使学生们把已学的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例如,在学习了打字基本知识后,每节课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比赛,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打字最多,给予合适方式的奖励。通过竞赛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打字速度,还加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使得每节课的打字练习不再枯燥。

总而言之,为能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便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针对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班级体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个体差异,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有耐心,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对所取得的进步及时大表扬,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讲授五年级“幻灯片制作”这一课时,我针对差异,分层布置任务。基础差的学生完成至少三张幻灯片,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至少四张或五张幻灯片,基础较好、速度快的学生完成至少六张以上幻灯片。

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尝试,定能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3李秀婷.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J].百度文库,2016.11.

猜你喜欢

趣味化因材施教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