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8-01-18于佳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于佳乐

摘 要:小学数学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这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只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尤其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正处于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色思维能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1]

一、思维的方法要教给学生

学生要善于思维,就必须打好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不扎实,就不会形成好的思维。理论知识是论证和计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打好了基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理论知识是论证和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由浅到深;在课堂上要把解题方法的发现过程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更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会解题思维;在课后练习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能对隐含条件作出分析,并综合运用。在解题过程中,尽量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二、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1.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的精心备课会使每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方法解决问题。

2.把难点划分成一个个小部分,逐个攻破。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难点分成一个个小部分,按照难易的程度,由易到难,让学生分步解决应。让学生乐于思维。

3.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维。学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多鼓励,多表扬,促使学生进步,有更广阔的发展。

三、需要培养学生自我思维的完善

什么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改口、归纳而活的事物本质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所以教师的引导其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跳跃性强是他们的特点,最好从这个时段就开始注意对他们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难点,要想让学生反映迅速,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合理思维并解决问题,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更要从低段抓起。

低段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做一些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例如:推理题,帮助学生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其实,无论是成年人还是低段学生,学习和工作很大一部分的动力都来源于兴趣,所以建立兴趣是培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性

创新一直都是发展的根本,所以思维的创新性也是思维中最为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有助于逻辑思维发展。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学源于生活,所以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具体的情境。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逻辑性思维打好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低段学生本身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事物为基础,逐渐上升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尽量结合生活,创设有助于學生思考的情境,帮助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我们常用的方法还有小组讨论的形式等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创新能力。

四、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材施教。它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也适用于每个学科。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备学生,了解分析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教师再制定相应的教案和教法。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主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习的结果才会事半功倍。

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自由自主地发挥。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才能激发自己的最大潜能。因此,低段教师要重视营造有趣生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找到共鸣,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备教材,只有对教材充分的了解才能最好的传授给学生。了解了教材,创设出理想的情境,再加上练习题的帮助,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目的。练习题是教师常用的加深学生记忆和加深学生理解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知识训练。

结语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是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方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振彬,王金凤.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