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018-01-18秦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教学作用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秦梅

摘 要: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对孩子智力进行开发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最适合幼儿的心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内涵和作用以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教学 教学作用

一、游戏教学的内涵

幼儿阶段的教育与小学、中学和大学期间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年龄尚小,对身边的人和事都通过基础认知、模仿来进行学习。幼儿教育主要帮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传统灌输和管教的方式并不适合幼儿,为了更好的倡导素质教育,在幼儿阶段采用游戏教学来引导孩子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生活需要来培养他们的技能,在游戏中让孩子体会生活、感悟道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增加孩子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积极引导孩子身心发展,增强幼儿的信心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1]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帮助加强幼儿对常识性知识的学习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常识性知识,让幼儿了解与人相处的道理。对于基本生活常识的教育,只靠简单的讲解对幼儿来说教学作用不大,只有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会,才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幼儿年龄偏小,对各类游戏活动的兴趣很高,好奇心强,通过游戏教学更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常识性知识。[2]

2.在游戏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

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动手制作等方式训练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讲完故事可以提出相应问题让幼儿来回答、来复述、来表演,转换多种游戏模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并学会应用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展现出来。故事中人物的换角色表演,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借助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能够很好的将故事中的道理与游戏相融合,增强幼儿的亲身感受,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3.提高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活泼有趣的游戏环节,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学生引入到故事情境中,面对实际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幼儿自我思考,从而加深印象,明白其中的道理。游戏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帮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恰当的做出处理,同时也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发展现状

幼儿教育工作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观念变化和时代革新不停的改变,游戏教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也难免会存在问题,游戏教学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难免重教学轻游戏

现代社会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们对幼儿的童年教育都比较重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偏重于让孩子学习各类知识,忽略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只强调教学和成绩,让教师自然而然的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上而非幼儿的理解应用和能力提高方面。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获取知识,还能锻炼幼儿将各种能力应用出来,提高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和家长偏重认知教育,认为游戏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忽略游戏教学的内涵,这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

2.游戏教学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采用游戏教学时,有些幼儿教师设计的游戏并不科学,有时候会忽略幼儿的想法,按照大人的常规思维进行限定。其实幼儿的世界很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比如教师在游戏环节对游戏角色和台词的设定,往往并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难以发挥出幼兒的积极性,这样的游戏环节往往缺乏新意,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会变得沉闷,幼儿参与性和游戏趣味性都会大打折扣。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的想法和创意都很创新,幼儿兴奋的沉浸在游戏氛围中,教师给幼儿的自由空间较大,放任幼儿自由扮演,孩子们过于兴奋,课堂的秩序也会变得一团糟,无序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难以达到教学目标。[3]

在游戏环节中有时会需要教师参与其中,来引导学生大胆的展现自我。教师参与游戏环节时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种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游戏中与幼儿一起扮演,逐步的引导孩子们思考该如何做、如何说,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另一种极端则是教师自身热情不高,不愿意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只负责设计,游戏过程中缺乏对幼儿的能力引导。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较多采用角色扮演,这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比起一直不变的传统教育方式,幼儿更喜欢游戏环节,因为他们专注的时间有限,好动、好奇的缘故,经常坐不住凳子,游戏恰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有的教师会全程参与并控制游戏进程和故事情节发展,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提醒孩子们注意游戏规则,有针对性的锻炼孩子们相对缺乏的能力,但有时会只顾一头,忽略幼儿独立性的练习,缺乏幼儿自我意识方面的锻炼。有的教师则在游戏环节完全放任不管,让幼儿完全自由,缺乏适当干预和引导,这些两级分化的现象都不利于发挥出游戏教学的真正作用。

由此可见,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行策略性调整,才能发挥出游戏教学的真正作用。游戏教学的内容除了设计趣味性,还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锻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游戏要适合幼儿的思维方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要能展现幼儿的个性特征。游戏教学中游戏的趣味性也需要重视,既要适合幼儿的能力发展,还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只有采用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促进幼儿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凡层.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对策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63+167.

[2]焦守秀.运用生成策略建构游戏化幼儿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2):70-72.

[3]陆未茜.游戏相伴快乐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17.

猜你喜欢

教学作用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运动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浅论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