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康德审美共通感理念

2018-01-18柴阳阳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柴阳阳

摘要:康德的美学与文艺作品《判断力批判》在欧洲美学和文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审美概念是这本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本文就对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中第一卷中“美的分析论”展开讨论,在大致了解康德审美判断的四范畴后,就审美共通感的认识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历史源流看到康德的继承之处,并通过审美共通感的运行合理性以及审美共通感的内核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的分析”;渊流;审美共通感

《审美判断力》中第一卷中“美的分析”里主要谈论美的“四大契机”,而这四大契机也正是分别按照质、量、目的关系以及模态组成。这四个契机共同对美进行了定义。首先,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1)通过第一契机推导出对美的首要定义。相较于快适和善的而言,美是主观的、不带利害的,快适是通过对象欲望的表现,而善是通过理性的单纯概念而产生批判。第二个契机是指没有概念而又普遍令人喜欢(2),这里的契机表明对审美鉴赏中情感、感性是第一因素,而非有理性作用的概念要素,强调对客体中呈现出美的表象的感受。同时,在这一契机强调了普遍性的适用范围以及状态的描述,这对到后面出现的审美共通感相联系。第三契机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论述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对美的形式上的欣赏。第四契机是必然愉悦的客体,强调“必然”,美可感是由于审美共通感的普遍存在。前两个因素是对美的特点的描述,后两个契机含有升华的意味,讨论中走向一种本质、本源上的分析。

美的艺术和产生美的感受涵盖着二分对立的前提,是我之于对象还是对象之于我的选择分析中,康德着重的是我之于对象的我上,我不再用理念、带有批判或是欲求的态度去把握对象,而是“一键式”般快速地沉浸式的渗入对象而只对从对象那里所感知到的表象的领悟,是对物自体本身所拥有的美的领会。康德明析了鉴赏美的活动过程和界定要素,但是对于审美共通感,从个人到群体式的一个过程如何联结起来而达到一种共同的普遍意义上的美,这是了解康德美学的关键一步,没有审美共通感,就会失去普遍性,达不到对审美自由的目标,再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是对康德“世界公民”的目标。

一、审美共通感源流

共通感概念有其历史的源流,首先談及此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灵魂》中谈论到,“但我们具有一种巧同的能力,它能感觉共同的事物,而且并非偶然地感觉。所以,对它们来说并不存在某种特别的感觉。如果存在,我们也感觉不到,除非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那样,我们看到了克勒翁的儿子。这些感觉碰巧感觉所有别的特殊对象,但这并非从它们自身,而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个统一体。”(3)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碰巧的情况下,人们都有着共同的能力,强调感受的同时性,受众自身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因此对同一特殊对象有不同的感觉。主要强调了个人的感受与他人的形成的共同的感受,是一种情感上的共同形态。

而后是维科,他认为普遍性是“所有人中存在的对于合理事物和公共福利的感觉,而且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的共同性获得、并为这种共同性生活的规章制度和目的所限定的感觉。”(4)普遍性的获得是由于共同的生活获得的,突出共通感产生于一个集体的生活中,在集体生活所处的环境同时拥有的情况。维科的这一观点讲究共通性存在的现实因素,表现出不是很形而上的状态。到了18世纪,经验主义把审美认为是知性的一种表现,是理性下的作用,也有从主体和心理上入手探求审美的功用。在柏克看来,共通情感存在的源头在于人的社会性本能,他提出了一种“同情感”,认为:由于同情,我们才关怀旁人所关怀的事物,才被感动旁人的东西所感动。(5)伯克认为人的情感中有一种更加内含的情愫,如同英文单词compassion,是com +passion,一种共同经历痛苦、同甘共苦的状态,情感上的依赖性与亲密感。休谟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美只标志着人的心理功能之间的某种协调的关系,即他特别强调的“同情感”。(6)

康德并没有从共通性的,知性的方向上定义共通感,而是吸收借鉴了经验主义对审美的观点,认为是一种情感与感性相连的并伴随着先验式的感受,选择继承一种普遍的情感上的共同感受。

二、审美共通感讨论逻辑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美的存在是一种跟感官感受以及身心需求有关的特质。在康德看来,,有一个先天的断言,有着一种主观的先天性。我们对美有一种共通的感受,以此作为基础而产生的对于美的感受。黑格尔师从康德,却与康德的观点不同,黑格尔认为认识活动是一种主客体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辩证否定的走向客体的过程,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对象不是完全孤立的状态,是主体通过意识感觉对对象进行认识,最后转换为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康德对于认识活动是主体与对象是完全分离的。主体不去考虑完全对象的本身,而是就对象自成的映入主体的表象而进行认识的。审美是个人可获得的,是感性上情感的鉴赏判断来的。

当我们说某样东西很美的时候,我们是会拿着这一物件去问其他人这样东西是否是美的?如果每个人对这一美有不同的态度与评判,那么这样的美产生的愉悦是一种快适的愉快,是一种浅层次上满足欲求的愉悦,是带有功利性的有目的的愉悦,并没有达到审美判断上的愉悦。所以,按照“鉴赏判断中的审美是要每个人都应当给面前这个对象以赞许并将之同样宣称美的”(7),这是康德认为的审美理想状态,是人们共有的情况,每个人对美的鉴赏都有一个共同的愉悦感受。一旦出现各异的情况,即不是真正的达到审美的愉悦。那么如何达成同样赞许、同样宣称的美的情境呢?而这段话中,“应当”是加了强调符号的,康德在对审美判断中的一些定义中都表示应当,应当即一种必须、肯定、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的含义。什么样的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应当的行为,是对目标有强烈的指向性,对道德的追求已形成一种必须存在的前提。

首先从第二契机中量的范畴中发现,美是无概念地、并且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着的。在康德看来,对象身上拥有的是愉悦的根据,是判断者在他投入到对象感受到愉悦时有着完全的自由。判断有他的感性逻辑上的,但不同于逻辑判断,这样是预设了它对每个人的有效性。对每个人期望一种类似的愉悦。对于美,一个人如果称其为美的同时也在为别人下判断,也在要求别人的赞同。按照这样的逻辑走下来,能够影响美的感受是先从一个能够普遍感受到的客体出发,那如何产生出这样的普遍客体?看到客体的愉悦的来源是每个人都能在客体里感受到完全的自由,那么每个人如何感受到?是从主体的普遍性感受而来,对我们认识能力,对美的判断、反思的普遍性而来,是以感性的普遍性的有效性为基准而形成的。是一个需要普遍要求人们都能达成的赞同。客体不是孤立的客体,而是属人的客体,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那么主观感受的有效性在鉴赏过程中是如何达成的?从康德的论述中,是表鉴赏判断必须先承认普遍可传达性,因为是想象力在相互关系中所遇到的那个内心状态,如果这些表象力使一个被给予的表象关系到一般知识化,就此而言只有知识及其表象才是客观的。而这种主观普遍可传达性是在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中的内心状态作为首要条件。能使得审美鉴赏有其普遍的可传的可能,是因为一般认识在表象上自由游戏的状态是可以普遍传达的。因为只是作为那些给予的表象(不论在那一个主体都)应当与之相一致的那个客体的规定性,是唯一地对每个人都有效的表象方式。(8)它的普遍可传达性是鉴赏判断所假定了的。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是以共通感为前提的:那么这种共通感就将能够有理由被假定下来,就是说,既然如此,就无须立足于心理学的观察之上,而以把这种共通感作为我们只是的普遍可传达性的必要条件来假定,这种普遍可传达性在任何逻辑和任何批判的认识原则中都必须预设的。

美对于愉悦是一种必然,审美鉴赏所预定的必然性条件就是共通感的理念 共通感是审美鉴赏的必然条件,我们对于对象客观事物的审美是有一个预先的肯定状态,是先验存在的必然,而各个不同地区、信仰的人如何达到这同一的审美状态下,这里有一个中介是共通感,共通感作为一个主观原则,却有他自身存在 的必然性,称之为示范性,对对于一个被看作某种无法指明的普遍规则之实例的判断加以赞同的必然性。(9)在审美判断上,康德认为有这样一种必然性是具有主导意义的,通过这种必然性才能达到审美的普遍性这一目的。共通感是一个理想的基准,人们的观点虽然是主观的,但是因着共通感的效用,总会有与之相一致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构成良好的对美的判断的分界。康德没有对其鉴赏能力进行细致分解,这是将其融入到共通感的理念中。

从康德对审美共通感的一系列的阐释,可以从中读出他在给出这些概念的隐含前提,第一个是先验式的预设,另一个是主体性的放大。

三、审美共通感的内核

康德的哲学理论都含有一种已有的确定好的一个标准,很明确未来的道路是什么,并且对未来的可能性都已有了明确的设想。就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已经成形,所以康德哲学美学都以这样先验的观点为基础来探讨。在审美共通感这一段论述中都预设了很明确的前提,先验理念。那么什么是先验?先验与经验的区别又在哪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接或分开,这些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10)康德并肯定经验的存在有其合理意义。将信息素材的加工成为经验,看出知识的来源是需要靠经验获取来的。这里的经验可以看到强调对知性理性的运用以及情感感性的把握。知性给予感性材料以形式(先天概念)才能构成统一的知识。经验是认识活动中必须有的概念,而先验是一种先于经验之上的含有更高层意义的概念,同时也是独立于经验,具有普遍的必然性,一个相互照应的过程。那么康德哲学中“先验的”特指关于先天知识的可能性或关于先天知识的先天运用到经验对象上去的可能性。在“美的分析”中也多次提及经验与先验的区别,先验哲学家对认识活动属性的研究,如爱社交是基于经验性的规则之上等。先验与经验的交织构成康德对理论体系的基础建构。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成为审美批判的主要环节另一主要内核是对人主体的探寻上。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就道德品德的着重,勇气、决心、懒惰和怯懦等这些都是道德上的遵从。康德对个人的不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尽力使得人向善。个人的主体意识在康德的理论中一直处于放大的形态。

四、总结

审美共通感是我们能更清楚了解康德审美判断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审美判断在结构上和逻辑上的把握上更清晰。康德在谈论美的鉴赏时,导向的是对道德的规定,趋向寻求靠个人、共同体走向理想王国的进程。审美共通感的讨论也是对反思批判思维的讨论。

注释: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5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著:《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22年版,第66页.

洪汉鼎译,伽达默尔著:《真理与办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7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239页。

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第68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79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3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页。

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2004。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著.《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22.

[3]洪汉鼎译,伽达默尔著.真理与办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第27版).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

[7]鄧晓芒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