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嘟嘟养成记”APP开创家园沟通新篇章

2018-01-18王娟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家长幼儿

王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陈鹤琴先生也同样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园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相互配合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正是看到了家园合作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因此在家长工作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沟通形式有限

在开展家园沟通的过程中,无外乎就是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这些常规的形式。家园沟通的形式有限,家长们觉得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参与度自然慢慢降低。老师任务化,家长更是走过场。常规的家园沟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家长的需要。

第二,沟通互动欠缺

很多时候家园沟通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引领开展的,家长被动地接受信息,老师单向的沟通不能起到家园沟通的最佳效果。显然家长分享幼儿在家的信息,家园合作更有利于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第三,沟通效果不佳

虽然有很多家园沟通的形式,但随着现代社会家长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出现了爷爷奶奶接送多的情况。甚至一些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都只有爷爷奶奶参与,与孩子父母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或者出现沟通滞后的现象。不畅通的沟通不仅不利于家园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有时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沟通路径,来满足家园间的沟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科技产品为大家所用,尤其是手机,利用手机及相关的软件让家园沟通的平台更广阔,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园最新引进的“嘟嘟养成记”APP平台,教师可在平台上呈现幼儿在园活动,家长也可以在“嘟嘟”上呈现孩子在家的表现。而且操作很方便,在手机上点击平台就可以了解孩子每天在园的表现,也可以及时记录孩子在家的情况让老师了解等。跟刷微信朋友圈一样,只不过“嘟嘟养成记”是幼儿、家长、班级的朋友圈。发现运用这样的形式更直观、有效,家长们也都认可并参与进来。

正是发现了“嘟嘟养成记”APP平台的优势:适应时代需要、操作简单便捷、沟通及时有效、沟通双向互动、沟通形式多元,因此想通过“嘟嘟养成记”APP平台来拓宽家园沟通的路径,家园合力、相互沟通,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嘟嘟养成记”APP的目标定位——沟通

“嘟嘟养成记”以全新的互动方式和生动有趣的线下线上协作,融合了快乐成长和引导兴趣的各类活动,帮助老师和家长激发孩子成长的天性,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将这些美好的成长瞬间记录下来,永久存档。因此运用“嘟嘟养成记”APP中更针对“嘟嘟养成记”中的沟通功能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拓宽家园沟通新路径。

(一)常规沟通——分享信息

常规的沟通是指使用“嘟嘟养成记”APP实现信息分享,指向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教师分享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来分享幼儿在家的情况。APP中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主题评价——教师分享幼儿在主题发展中的情况;贴纸——教师家长双向分享孩子的进步或闪光点;朋友圈——教师以照片或视频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闪光点,家长分享幼儿在家的表现;作品收集——教师、家长分享幼儿的各种作品

(二)专题沟通——问题咨询

专题沟通是指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活动,指向有特殊需要的家长。家园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一方面有主题、过程性地开展咨询。

可以是分享一个孩子的亮点,也可以是根据幼儿的不足进行真实的反馈和持续的互动提升,也可以是主题开展、习惯养成的一个动态追踪。

(三)沟通权限——按需沟通

一般常规沟通都通过班级圈公开来进行分享。想与老师沟通的可以指定老师和家长可见,一般是专项沟通使用多。为了保护隐私,还可以指定仅自己可见,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权限,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二、“嘟嘟养成记”APP的运用策略——按需

将新路径——“嘟嘟养成记”APP定位在沟通后,为接下来策略的运用提供了方向。不管是什么策略,最主要体现“按需”的特点。运用APP在与家长沟通时,既要满足老师传递信息的功能,又要关注家长的需要,更要尊重幼儿的隐私,因此主要的措施有:1.海量信息支持常规沟通。2.望闻问切进行专题沟通。3.保护隐私设置沟通权限。

(一)海量信息促常规沟通有互动

1.人人参与互动沟通

运用APP分享信息实施初期,教师建立班级群,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并关注每个家庭是否都参与进来了。家长进入班级群后通过家长会及日常的沟通、提醒,让家长了解“嘟嘟养成记”的使用方法和沟通作用。并且让班里的幼儿也知道什么是“嘟嘟养成记”,知道“嘟嘟养成记”和自己的关系。同时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不要错误使用“嘟嘟养成记”APP,这个APP是家长与老師、老师与幼儿、家长和家长、家长与幼儿沟通的朋友圈。让班里的老师和所有的家长、幼儿都参与进来,并且了解APP的功能,都能关注到APP,同时人人参与到APP的互动中。如:经常地翻看、及时点赞等。

2.方方面面传递信息

要让家长、幼儿都能关注、参与到APP的沟通中来,老师首先要起到引领作用。从各方面大量地传递关于每个幼儿的信息,让班里的每个家长都积极参与到APP的沟通中。同时让幼儿来观看、了解自己在“嘟嘟养成记”中的信息。通过教师引领,幼儿参与,家长互动的模式,传递幼儿在家、在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如:

主题评价:

老师分享幼儿在主题中的发展情况,从八大智能各方面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家长了解幼儿在主题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后期跟进做准备。

贴纸:

利用贴纸来肯定幼儿五大领域的表现:绿色的表示表扬贴纸,黄色的表示加油贴纸,上面的数字表示得到贴纸的个数。汇总的界面便于老师了解每个幼儿得到贴纸的总体情况。而每一次因什么原因得到贴纸也会在朋友圈进行详细的描述,便于老师和家长聚焦到孩子得到贴纸的原因。endprint

朋友圈:

教师以照片或视频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闪光点,家长分享幼儿在家的表现。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朋友圈也是家长和老师有更多自由度的一个平台。

家长方面的: 教师方面的:

作品收集

教师、家长分享幼儿的各种作品,沟通幼儿在艺术方面的进步等。

3.日复一日坚持分享

要想家长认可、参与新的沟通路径,就得让家长、幼儿经常能在APP上有自己和自己孩子的信息,家长才会持续地关注,因此,从开通“嘟嘟养成记”APP开始,教师就坚持每天都有新的信息传递给家长,希望通过在APP上大信息量持续的刺激,实现良好的家园沟通新势头。当然,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二)望闻问切促专题沟通有实效

通过望闻问切的办法,即用观察(看、听、记录)来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不足,再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孩子进行持续动态的追踪,通过新平台上信息的分享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家长的沟通。

1.闪光点分享

当幼儿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时:如进餐、午睡、户外活动、学习活动等各方面,教师及时用贴纸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

2.改进点沟通

当幼儿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困难或问题时,如进餐、午睡、户外活动、学习活动等各方面,教师也及时用贴纸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

3.动态式互动

动态式互动主要是针对幼儿某一方面的能力提高或者主题活动的推进等在APP平台上呈现并持续互动。

如主题探究活动“红包(种子)”,就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家长与幼儿线下参与,并在“嘟嘟养成记”上呈现。老师了解幼儿的参与度,让活动真正有价值。后续教师分享幼儿照顾、观察种子发芽的一系列过程,让主题探究在家园共同的努力下,细致、有效的开展。

如“光盘计划”的实施,教师就是通过每天发放光盘的幼儿奖励贴纸,激励幼儿养成“光盘”的好习惯,向家长分享幼儿的表现,传递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努力方向。家长们也积极响应起来,在家也培养幼儿的“光盘”计划,并在“嘟嘟养成记”上分享,实现家园合力,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设置权限促沟通信息有隐私

1.全体家长可见

分享的信息与班级活动有关,每个幼儿都进行了参与,教师分享信息时只需分享到“嘟嘟养成记”上,每个家长都可以看见。如幼儿园的一些特色活动、幼儿的集体学习活动,多以表扬的、描述性的、正向的为主。

2.指定家长可见

针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信息,尤其是分享需要改进的地方时,教师在沟通时就进行设置,指定一个或这几个家长可见。既达到了沟通的效果,同时也尊重了家长和幼儿。家长对这一形式比较满意。

三、“嘟嘟养成记”APP的运用效果——认可

1.教师方面

積累了运用“嘟嘟养成记”新平台开展家园沟通的经验,拓宽了家园沟通的新平台,并且通过扎实的努力,满足全体家长和特殊需要家长的沟通需求,获得了家长的认可。

2.家长方面

了解了“嘟嘟养成记”APP的使用,通过关注APP,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各项活动。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向老师分享、咨询相关的信息,通过家园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3.幼儿方面

通过“嘟嘟养成记”APP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通过同伴学习和榜样作用,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协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不管从哪方面看,在运用嘟嘟养成记APP拓宽家园沟通的新路径中,幼儿、家长、老师都有一定的收获。真正实现了双向沟通有互动、按需沟通有实效。接下来在运用“嘟嘟养成记”APP时,要继续保持双向沟通的良好现状,进一步细化按需沟通的有效互动。相信运用更多的多媒体器材和软件,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徐明. 幼儿社会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赵海燕.浅谈电视广告霸权对幼儿的不良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6(10):14.

[4]陈幼忠.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取[J].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9(7):8.

[5]王琪.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J].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9(7):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园家长幼儿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绿家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