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委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以实际行动落实长江大保护

2018-01-18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水利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功能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长江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履职尽责,积极探索,以入河排污口管理为抓手,强化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约束力,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探索实现入河排污信息动态管理,以实际行动落实长江大保护。

严格设置审批,严守纳污红线

水功能区划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水域的功能定位,实行分类保护和管理。国家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功能区开发强度限制制度,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应严格控制对水功能区水量水质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发行为,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水域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丹江口水利枢纽及丹江口水库 (杨/摄)

开展2017年度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演练

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

近年,长江委制定并印发实施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长江水利委员会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办法》《长江水利委员会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结果处理办法》等入河排污口监管制度,按照权限先后完成了109个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审批工作。在审批过程中,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提出了入河污染物总量和入河污染物浓度双控的要求,确保新批项目污染物排放不突破水域限制排放总量的要求。

合理规划布局,保障用水安全

由于众多历史因素,导致一些入河排污口位于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法律规定的禁止排污区内。部分已设入河排污口的废污水排放与划定的水功能区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影响水功能区水质和用水安全。同时,长江下游地区由于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部分水功能区内工业排污口过于集中,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远超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保护面临巨大压力,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长江委近几年先后组织对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沿江5大城市,以及汉江中下游江段等开展了入河排污口布局研究工作。组织编制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先导、控制和约束作用。2016年9月,长江委组织编制的《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以下简称“两口一源”规划)由水利部正式印发,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两口一源”布局总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长江经济带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率,增强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保障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入河排污口布局方面,按照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及水质保护要求,将入河排污口设置水域划分为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和一般限制排污区,指导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区、城市新区及重大项目等排污口的合理布局,并促进现有排污布局的不断优化。 2017年,长江委认真组织开展“两口一源”规划的宣贯活动和实施推动工作,印发了“两口一源”规划近期实施项目清单,督促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实施方案和规划落实。此外,积极推进《长江流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建设规划》审批和实施,开展重点区域水资源保护工程试点。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船(饶春燕/摄)

开展全面核查,摸清现状家底

云南组定位入河排污口

湖南组定位入河排污口

新余市城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采样

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入河排污口分布、类型和排放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摸清入河排污口家底,对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意义重大。2017年年初,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行动的通知》,水利部部长陈雷明确指出,要集中精力全面摸清长江流域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的情况,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基础。长江委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水利部决策部署,举全委之力,派出200余人,联合太湖流域管理局和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时30天,对8800余处入河排污口进行逐一核查,行程遍布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地市、887个区县。各核查组、监测组成员在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克服点多、线长、面广、时间紧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现场核查及监督性监测工作。

湖北组采集排污口水质样本

江西组采集排污口水质样本

贵州开展核查现场

工作人员整理核查成果到深夜

监测人员夜晚进行水质监测分析

此次核查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清了“单子”。确定了长江流域(片)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的名录,以流域核查促省市自查成效显著。二是揭开了“盖子”。进一步厘清了部分省市在入河排污口管理方面存在的现状情况不明、监管权责不清、设置布局不合理、监测能力和监管手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按省市提出了复查、整改清单。三是播下了“种子”。通过核查普法宣传,加强和提高了地方水利部门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履职担当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基层组织和相关企业对履行入河排污口管理方面的认识。四是开出了“方子”。结合本次核查工作,重点针对核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重点工作的建议和今后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规范排污口设置,破解监管难题

陶岔渠首

目前入河排污口的排放和入河方式复杂多样,部分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不配合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监测,给有效监管带来困难。为着力破解入河排污口监管中存在的“看不见、抓不着、测不准”突出问题,实现入河排污口监管“看得见、可测量、有监控”,长江委探索通过“开口子”“立牌子”“竖杆子”等方式,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即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在企业厂区外、入河前端建设采样明渠段,便于监督采样;设立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公布有关入河排污口基础信息和监督举报途径;建设水量水质及图像视频的在线监控设施,准确掌握入河污染量和排放规律。

2017年,长江委选取位于安徽省东至县的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和东至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河排污口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目前试点建设已按期完成,成效明显。

入河排污口信息填报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

采集信息传至“水利一张图”

水资源保护监控管理平台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探索创新

长江入河排污口具有量大、面广、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等基本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流域管理机构监管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长江委积极探索无人机、遥感、远程监控等技术在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上的应用,构建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控平台,努力提升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能力。

长江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流域内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和统计制度,以长江委“水利一张图”为基础,向有关省市开放共享入河排污口基础信息及入河排污口核查有关成果,开发入河排污口信息网上填报系统,开展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审批、整治、监测、执法和入河排污量的统计和报送工作,实现入河排污口和入河排污量数据的动态更新。

猜你喜欢

入河排污口功能区
我国将于2023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
浅谈广西入河排污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滏阳河流域入河再生水对实测径流的影响分析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晋中市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阜阳市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新乡市海河流域入河排污现状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