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 “十二五”期间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对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8-01-18李亚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滦河十二五防洪

李亚梅

(乐亭县水务局 河北 乐亭 063600)

1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水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洪涝旱灾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满足防洪除涝及农业用水需求仍是治国安邦头等大事。乐亭县濒海傍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该地区年降水量极不均匀,旱涝交替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乐亭县自“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对本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 乐亭县的基本条件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地处滦河下游,地势平坦,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全县陆地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4.9公里,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其辖区有10个镇、3个乡和1个街道,473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3.38万人,总耕地面积85.2259万亩。乐亭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7.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7毫米,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雨量的79%,易造成洪涝灾害;春秋冬季多干旱少雨,往往造成干旱。

乐亭县以生产粮食和果菜为主,工副业生产为辅,素有“冀东粮仓”、“渔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乐亭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在保证粮食作物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已逐步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四大特色主导产业。

3 水利工程对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影响

乐亭县处在滦河的下游,地理位置特殊,地势较低、平坦,土地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制约着乐亭县经济的发展。乐亭县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0541亿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制约乐亭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乐亭县县委、县政府按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十二五”时期,全县累计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8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改造、节水灌溉、防洪除涝、抗旱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3.1农田水利工程对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影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至关重要。五年来,乐亭县累计投资2.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节水灌溉、抗旱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18多万亩,其中新增管灌低压节水面积14.82万亩,微滴灌3.27万亩,安装浇地IC卡智能控制柜9000套,年灌溉增产效益约9000万元,年节水量1091.3万立方米;更新改造农田机井318眼,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增加经济效益约900万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大程度促进。

例:乐亭镇新埝村,位于乐亭县城西5公里,现有人口560人,242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25亩,灌溉机井45眼,节水灌溉项目实施以前,农民灌溉大多采用传统的土垄沟输水的大水漫灌形式,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2016年,该村被列为乐亭县2016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村,县水务局投资110万元,在该村铺设地下管道11300米、安装出水口451个、配套灌溉机井29眼、安装智能控制柜29套、更新机井6眼。项目实施后,仅用29眼机井就满足了全村灌溉需要,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管灌工程的节水、节地、省工、增产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和欢迎。现在,该村每年可实现节水10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1.14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61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3.2防洪工程的持续推进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乐亭县地势低洼易涝,全县低洼易涝面积达43万亩。2012年初统计,全县建有滦河防洪大堤15公里,防洪围埝79.6公里,护岸丁坝262道;县内有骨干排水河道12条,总长度399公里,重点排水渠道17条,总长度162公里;三、四级排水渠道1900多条,与之相配套的桥、闸、涵等建筑物7680多座;沿海建有防潮大堤66公里,防潮闸站14座。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兴修水利工程,防洪除涝,建设稳产高产田,是保障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期间,乐亭县维修加固防洪小埝38.66公里,维修、复建丁坝84道,维修复建防洪闸涵10座。滦河下游综合治理项目按“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2011年度、2012年度工程建设顺利完成,2013年度、2014~2015年度项目前期工作按期完成,2013年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按期完成,维修养护、应急度汛等项目按年度顺利实施,从整体上提高了滦河防洪工程防御能力,缓解了滦河各险段险情,防止塌岸的继续发展,确保防洪小埝安全;大力实施河渠清淤除涝工程,投资2531.95万元,对全县10条骨干、重点排水渠和2000余条三、四级排水渠道进行了清淤疏浚,清淤总长度1547.36公里,清挖土方468.31万立方米,有效改善易涝种植面积56.39万亩,年均增产效益达8964.59万元,农村河渠防涝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投资636.84万元,维修复建水利闸桥18座,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上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使乐亭县洪涝灾害得到控制,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4 今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4.1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是今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减少,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传统的灌溉方式落后,造成农业用水浪费和浇地成本逐年增加。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为农业用水提供科学的灌溉方式、实现节约用水是今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的必要保障,也是应对干旱、节约用水的革命性措施。目前,乐亭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6.2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3%。

通过乐亭县大力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实践证明: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地、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例:2011年乐亭县实施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工程项目,在12个乡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4万亩。整个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年综合效益主要是:一是增产效益,亩平均增产153公斤,增产效益为3425万元。二是节水效益,年节水量893万立方米,折合成电量246万度电,每度电按0.61元计算,年节省150万元。三是节地效益,按节地2%计算,则项目区节地2800亩,亩平均收入按800元计算,则可增收效益224万元。四是省工效益,亩地节工1.5个,则项目区可节省劳动用工21万个,每个工按25元计算,则增收效益为525万元。本项目综合效益为:3425+150+224+525=4324万元。

4.2今后农村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方向

4.2.1持续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面对世界性缺水状况,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期节约用水的意义,要通过管灌、滴灌、喷灌、灌溉用水计量等技术措施和试点示范作用改变传统灌溉模式,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建设,在全县范围内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全面实施乐亭县节水增粮区域化、规模化、高效化。

4.2.2加强防洪防潮工程建设。防洪防潮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乐亭县防洪、防潮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滦河防洪围埝自1978年修建以来,均未进行过系统维修,堤顶高程明显不足,姜各庄镇石各庄村群众还生活在围埝河道行洪区之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河道内树障较多,滦河口由于发展养殖业及受昌黎挤压,河口明显狭窄,给滦河防洪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海堤自1999年维修加固后,带病运行现象明显,且现有海堤工程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已不相适应,突显出一些问题,一是海堤过于靠近内陆,堤外大量土地及设施没有工程保护;二是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堤防潮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急需建设高标准防护工程。就乐亭县防洪防潮工程的形势立足于“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基本策略,按照“择险修要”的原则,治理完善防洪体系,问题较大的堤防段先期治理。

4.2.3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用足用好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拓宽水利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水利补偿机制。

4.2.4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对非公益性的小型水利工程要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建设、管理体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积极推进农村用水水价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结论

乐亭县依托兴建的水利工程,面对连年旱灾,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强高效农业建设,确保了乐亭县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已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是乐亭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县水利工作突破瓶颈、由滞后迈向基本适应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水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乐亭县水利投入持续增加,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水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滦河十二五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啊,我的滦河燕山
科技创新,超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