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热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创业探究

2018-01-18尹义坤闫兆

吉林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旅游

尹义坤,闫兆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1 乡村旅游业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们不单单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增加了精神上的追求。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动了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而因地制宜,依托乡村有利条件和资源迅速崛起的乡村旅游业近年来更是蓬勃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的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多种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将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村新兴支柱产业,进而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第三产业收入。2017年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更上一个台阶。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战略意义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带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更能创新农村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

2 乡村旅游热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创业现状

2.1 农民创业定义

现阶段,国内文献对于农民创业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定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再仅仅依靠于传统的农业种植,而是向多元化发展。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不约而同的将“农民创业”理解定义为:农民离开土地、脱离传统农业种植;从事务工、经商、经营或参与运输、建筑、服务等行业。

2.2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吉林省乡(镇)众多,总共有628个乡(镇),其中195个乡,433个镇,9441个行政村。对于吉林省而言,农村人口众多,由于乡村旅游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使大批游客到吉林省的农村游玩,这就给吉林省的农村居民带来了相应的收益,同时也提高了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吉林省农村居民的社会认识度。积极开发吉林省乡村旅游区域建设,对于吉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有着促进和提高作用,而且对于拉动吉林省内需、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丰富吉林省农村农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推动乡村旅游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3 农民创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乡村旅游区域不断扩大的同时,从客观上也要认清,吉林省农民创业在总体上还落后于其他省份。首先,从吉林省农民创业的总体水平来看,吉林省农民的自身素质、创业能力远远不如其他发达省份,吉林省内的农村农民较多,普遍缺乏创业的必要常识,比如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关于市场竞争方面的认识度、对于创办企业的管理能力、关于创办企业财务知识的了解等等,同时农民们很难把握住创业的最佳时机、缺乏对于市场的准确判断能力以及抓住和获取创业相关信息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创业者的态度;其次,从吉林省农村农民创业的数量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来看,吉林省农村农民的创业者数量极其少、规模也相对小、创业层次低、创业者自身的活力也不强,远不及浙江等发达地区。

由于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对于吉林省而言,想要经济发展,那么最大的动力就在农村,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抓住吉林省农村农民创业就是抓吉林省农民发展、抓吉林省农村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出路在就业,关键在创业”,对于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实现就业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创业,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业实现创业主体发展的多元化、创业项目的多样化、创业产业的融合性,通过“合作共赢”的经济管理理念来实现吉林省乡村旅游区域农民的集体创业。通过创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绝不是单一的,它会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创业除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是农民走向小康生活的有效途径。各项研究都表明,创业绝不仅仅是部分人的事,只有全民参与到创业的浪潮中才有利于广大农村群众集体脱贫致富的愿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农民创业,能够加速吉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还可以推进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对于吉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嫁是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者根据自身现实状况和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观点、增加新的本领,在创业过程中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适合于自己的创业体系模式。实现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产业化融合。

3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热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创业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片区化

一家一户带动附近农民、农户扩大影响力,避免点状分布,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建设诸如“特色文化一条街”“特色美食一条街”“民俗一条街”等,实现片区化经营。

3.2 网络化

一是将现有区域特色产品借助电商平台实现成品销售;二是将成熟的传统技术、工艺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实现远程技术加盟、技术推广,实现农民创业信息化。

3.3 互补化

吉林省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时间规律,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多种经营,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和创业的互补化。

3.4 专业化

利用网络课堂、讲座积极开展创业思维培训、电商平台操作技术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等系列化培训。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南方成熟的农民创业经验和案例,摒弃传统的小农思想,实现创业者身份转换,进而实现服务专业化。

3.5 规模化

各乡村旅游区域当地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扶持,积极招商引资。有条件的区域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农民创业启动资金,提高农民创业积极性,实现区域农民创业的规模化。

3.6 特色化

吉林省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涵盖自然奇观、名胜古迹、民族文化、特色美食、传统民俗活动等内容。例如,松花江雾凇、鹿肉馆林立的昔日皇家鹿场东丰县,古高句丽王城集安,孝慈高皇后故里、满足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叶赫镇,以打糕、冷面等特色美食闻名于世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还有申遗成功的查干湖冬捕等。

抓住区域内乡村旅游突出特点加强名片建设,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求精不求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现农民创业的特色化。

3.7 可持续化

一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边利用边保护,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二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农民创业过程中秉承“来的都是客”“天南地北一家亲”的理念,合理定价,避免雪乡“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所有游客都是羊”的类似现象发生。另外,抓住南方客源的同时,如何开发北方客源或周边客源也是农民创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4 结语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在吉林省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是经济发展却极为缓慢,农村的经济发展更是极其缓慢。这也显示出了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性。吉林省农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创业必然会使吉林省农村的产业布局越发合理,会为吉林省农民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及价值,使吉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获得显著提升,拉动吉林省经济水平的上升。近年来,吉林省乡村旅游区域的快速形成和发展已经为农民创业指明了方向,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农民共同在实践中加以改正,从而使吉林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民创业呈现有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吉林省农民旅游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