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区大枣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1-18杨焕金李维泉李瑞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枣农大枣枣树

杨焕金 李维泉 李瑞平 张 熙

(保定市林果技术推广站 河北 保定 071051)

枣树耐干旱、耐贫瘠,有“铁杆庄稼”之美称。优质枣品质上乘,枣大、肉厚、颜色红亮,深受消费者喜爱。保定市枣树种植主要分布在西部太行山区,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管理,分散种植,品种主要是传统的婆枣。目前种植面积72万亩,年产量22.6万吨。主产区曲阳县、阜平县和唐县是传统的大枣产区,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大枣产业一直是这三县的支柱产业,枣果收入占枣农总收入的40%以上。枣树在山区沟、坡上种植比较普遍,对于保持太行山区水土流失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西部生态涵养的先锋经济树种。然而,太行山区大枣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将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太行山区大枣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单一,为制干品种婆枣。婆枣裂果和缩果病发生严重,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30%左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达到70%,很多枣园导致绝收。近几年太行产区枣疯病发生严重,出现快速蔓延趋势,太行山区总体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病虫危害导致婆枣的优质果率不足30%,每斤市场售价5~10元,残次枣每斤市场售价仅为0.3~0.5元,甚至更低,近年来又受到新疆干制枣的严重冲击,种植婆枣的枣农经济效益十分低下。

1.2 枣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差,产业后劲不足。太行山区的枣产品加工主要为初级加工,如干枣、蜜枣、枣醋、枣汁、枣酒等,加工企业多为家庭作坊,规模小,卫生条件差,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

1.3 枣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由于近几年受新疆枣的冲击,干枣价格连续下滑,生产成本逐年升高,利润下降,严重挫伤了枣农的积极性,导致有些枣农对枣树放任不管,许多枣园大多处于弃管状态,导致枣园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

1.4 一家一户管理模式,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在枣产区主要还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果园,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从业者大多是妇女、老人,管理粗放,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基本不落实,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枣产品竞争力不强。

2 建议

2.1 扶持大户承包,规模经营

2.1.1 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通过补贴土地流转、农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经营者扩大经营规模,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为“适度规模化经营”,同时在信贷、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2.1.2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倡农民以枣园入股,由经营主体重新规划枣园,实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收购产品。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利润空间,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自己的品牌;农民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可受雇于经营主体,赚取劳务费。也可以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提高农民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2 调整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2.2.1 改单一的制干品种为制干、鲜食品种并济。通过高接换头,种植果实大、丰产性强、抗性强的枣优良制干品种和不同成熟期搭配的优良鲜食品种。今年保定市林果技术推广站承担了中央财政投资项目“枣优良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老品种婆枣改接新品种曙光4号和曙光8号,“曙光”枣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是高抗缩果病、裂果病的制干大枣新品种,抗缩果能力是对照品种婆枣的26.7倍,抗裂果是对照品种婆枣的15.3倍。在阜平县建立示范园600亩,其中北果园乡北古洞村350亩,北果园乡水泉村250亩。本项目通过对“曙光”新品种的推广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发现,该品种能够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提高果实品质,有效减轻枣缩果病、裂果病的危害。一是为山区枣树生产提供参观学习示范样板和丰富的接穗资源;二是为枣区枣树高效栽培提供示范样板,利于项目区农民的精准扶贫,促进枣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步伐。三是优化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而利于农村稳定。

2.2.2 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第六产业。融合生产、贮藏和加工、电子商务、地方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于一体,促进产业融合。唐县现设有红枣专业批发市场20个、专卖店60个,形成了唐县农机路红枣销售一条街。唐城红枣酒业有限公司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生产出的枣儿酒、干红已出口国外。

2.3 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引导规模经营主体在传统枣主产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园,统一配送农资,传播绿色种植新理念,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营养诊断进行科学施肥,通过采用农业、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实现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唐县天农果品合作社完成了大枣绿色认证,通过了认证面积1 500亩。实现了大枣的质量提升,打造高档次枣商品。

2.4 发挥政府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新品种、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新产品的中试投入,使新成果落地生根。政府可联合高校、合作社或企业,建立中试示范园区,为枣农提供示范样板,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

2.5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充分利用保定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的人力资源和平台优势,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和深度,创新无废弃物的综合加工技术、功能成分综合提取技术,开发系列口感丰富、功能多样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在销售上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培育新品牌,实现由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发展,走品牌兴林之路,促进果品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商、微商等网络销售通道。

2.6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2.6.1 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引进或培育大型加工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通过引进加工工艺设备,实现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加工,提升枣果加工水平。全市近几年成立了多家枣产品加工和生产企业。如唐县成立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主要有唐县青山农林有限公司、唐县“木兰红”枣业有限公司、唐县天河伟业大枣合作社。

2.6.2 品牌化经营。打造、推介知名品牌,构建流通格局,健全市场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如唐县大枣注册了“黄金峪”、“唐尧”、“木兰红”三个商标,早在2009年1月唐县被授予“中国大枣之乡”,2010年5月“唐县大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此,需要政府扶持、帮助宣传,提高当地大枣的知名度。

2.6.3 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品牌打造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全产业链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扶持、信息引导。

猜你喜欢

枣农大枣枣树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大枣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老屋枣树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