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庄村强组织 重管理 走蔬菜强村之路

2018-01-18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员西红柿产品质量

杨 月

(卢龙县农牧局 河北 卢龙 066499)

1 郑庄村蔬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郑庄村隶属于卢龙县卢龙镇,位于卢龙县城东部,西距县城3公里,南距102国道1公里,北距京哈高速卢龙出口2公里,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交通便利,适合商品菜外销。2006年以来,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郑庄村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生产,2008年成立“卢龙县郑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户165户,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目前郑庄村蔬菜基地占地约660亩,有日光温室大棚380座,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栽培模式和技术,通过近些年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上茬越夏硬果西红柿、下茬黄瓜的大棚种植模式,上茬西红柿7~8月份上市,二茬黄瓜,9~10月份上市,平均亩收入15 000元左右。村内还有100亩的冬季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生产西红柿、黄瓜,因种植面积小,主要供应县城周边,上市时间在每年元旦至第二年6月,亩收入可达4万多元。该村目前拥有蔬菜生产管理技术人员3名,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技术人员2名。蔬菜生产全部按照无公害技术标准生产,省市蔬菜检测中心多次抽检,产品全部合格。并且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春溪”牌蔬菜商标,生产的黄瓜、西红柿等产品全部品牌化销售,主要销往京津唐周边市场及广东、四川、湖南、重庆等地,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

2 合作社发挥积极作用

郑庄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其前身是“卢龙县郑庄农产品产销协会”,几年来,在上级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由原来的十几个社员户增加到现在的165个社员户,棚室蔬菜面积由原来的110亩增加到现在的660亩地。并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合作社经济得到进一步壮大。

2006年,郑庄村新的领导班子为了给老百姓寻找一条致富路,在县农业部门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开始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当年建蔬菜大棚74个,面积110亩,因当年蔬菜收购是个小年,又缺少客户,没有收购信息,当年西红柿卖价只有0.24元/斤。加上冬季的一场大雪压塌了18个大棚,不少村民有了拆棚的想法,认为工费用了不少,挨了半天累,却达不到预期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村干部汇同种植骨干积极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同时成立了“郑庄农产品产销协会”,一方面了解市场信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另一方面积极储备客户,为来年销售做准备。第二年,郑庄的西红柿销售收入就翻了一番。为了更好的发展蔬菜种植,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2008年7月郑庄村注册成立了“卢龙县郑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所有的大棚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销售,每年邀请市、县、企业专家讲授科技知识,为社员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仅使社员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村民收入也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通过专家介绍、组织社员户外出参观学习,郑庄村选定了印第安、菲亚特等西红柿品种和碧盈A、碧盈B等黄瓜品种,平均亩收入在15 000元左右,村民收入明显提高。2006年,郑庄村大棚种植户仅有柴油三轮车6台,到如今开面包车卖菜不再是新鲜事,户户都购置了汽油三轮车,有半数以上的社员户家里都新更换了彩电、冰箱、摩托车,部分社员凭种蔬菜盖上了两层小楼、添置了私人汽车,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3 严格产品质量管理

在蔬菜品质上,郑庄村严格管理,确保产品走得出、叫得响。

3.1 组织管理。印制发放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生产;为了保证生产的产品能达到无公害标准,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管理措施。认真落实无公害生产的质量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档次,建立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基地主任责任制。在生产质量控制关键期,邀请市、县蔬菜技术人员对基地的农户进行培训,做到每个农户每年接受一次技术更新和培训提高。农户按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种植,保证生产合格的产品。

3.2 技术管理。郑庄村常年邀请县农牧局农业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实地指导,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将学到的新技术第一时间试验应用,近几年,应用了防虫网、黄板、高垄栽培、膜下暗灌等新技术。蔬菜基地生产全部选用优质、抗病、丰产的品种及最新引进的新、优、特品种。苗期进行了科学施肥、温光和通风管理,防病治虫,使菜苗健壮生长。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磷钾肥、少施氮肥。人、畜粪作追肥都经过无害处理,对生长期较长的蔬菜适当追施人、畜粪,有利于蔬菜生长。绿叶菜禁止使用人粪、尿追肥,菜果收获前20天禁止追用任何肥料。不使用一切垃圾肥及其它污泥、污水肥。

3.3 投入品监管。农药肥料库房实行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入内。对存储的农药肥料产品经常清点、检查,对农药农肥包装破损的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了农药产品变质或造成其它损失。配置明示标牌,对农药肥料产品进行分类保管。做好出入库登记记录,保证账物相符。

3.4 产品质量检测。邀请县农业部门检测中心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可以安排正常采收上市;检测不合格的,坚决禁止上市;产品包装前,必须由质量管理人员抽样检查产品形象、色泽等外观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得包装销售。

3.5 产品质量监控。基地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对基地产品质量进行日常管理,并明确专人负责。基地技术人员实行分地、分片、分品种包干管理,生产关键期必须坚持巡视检查指导生产技术的落实情况,从品种引进、种子处理、育苗定植、施肥管理、病虫草害除治到采收、包装等。严格执行无公害标准,建立规范的档案记录、生产记录。

3.6 产地环境保护。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学制剂,有计划地制定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土地轮作和茬口安排计划,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措施,及时回收田间的废弃农膜、农药空瓶等。按照 《河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划定保护区,浇灌以地下浅层淡水为主。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成立专家顾问组,负责产地周边环境的监控。

郑庄村蔬菜合作社在产业谋划、蔬菜生产、产品销售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对蔬菜品质的严格管理,郑庄村的蔬菜品质在业内已有良好的口碑。通过种菜、卖菜,村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民种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郑庄村成为了卢龙县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村。

猜你喜欢

社员西红柿产品质量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西红柿熟了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