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豚草发生及防治对策

2018-01-18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叶片

韩 平

(秦皇岛市农业环境保护站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中美洲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目前全世界共有豚草41种,传入我国的只有两种,一种叫普通豚草,另一种叫三裂叶豚草。普通豚草大约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首先传入我国东北地区,而三裂叶豚草入侵的时间,据零星的记载,为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两种豚草究竟通过什么途径传入,至今人们还不清楚。有人推测普通豚草是在日军侵华的时候被夹带在喂军马的饲料里进入东北的。1987年,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豚草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豚草入侵的70年时间里,随着交通往来、农事操作、流水、动物与人的传播,它已经扩展蔓延至15个省市。

1 生物学特征

普通豚草多生长在水分少的土地上,茎直立,株高20~150 cm,个别可高达250 cm,全株表面布满糙毛,茎多为绿色或暗红色,多分枝,通常有纵条棱,粗糙,布满带瘤基的硬毛,植株上部叶片互生,下部叶片对生,叶片呈羽毛状分裂,整个叶片轮廓为等腰三角形,形状与野艾蒿相似,但不同和是野艾蒿叶背面为灰白色,全株叶均互生。雄花为总状花序,总苞碟形,有波状圆齿;雌头状花序无梗,生在雄头状花序下部叶腋处,2~3朵簇生或单生,各具一没有花被的雌花。瘦果包在总苞内,总苞倒卵形,周围具短喙5~8个,先端有锥状喙。

三裂叶豚草: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直根系,多生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植株较普通豚草高大粗状,株高可达250~300 cm,茎绿色,有纵条棱并密生瘤基直立硬毛,叶片全株对生。叶片很大,长宽可达6~15 cm,掌状三深裂,叶缘有浅锯齿,叶片两面均有短粗毛,花序与普通豚草相似。

豚草种子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利用交通工具,随农产品、搬迁物资、建筑材料、乘客携带物传播,也可借助飞禽、流水、田间作业的拖拉机或其他家用机械进行局部传带。

豚草是一类危险性杂草,其主要危害是花粉引起人类的过敏反应。每年7~9月豚草散粉期间,缺乏抗体的人群吸入含有豚草花粉的空气便出现哮喘、鼻塞、打喷嚏、咽喉奇痒、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者不能平卧,甚至发生其它合并症致患者死亡。

2 秦皇岛市豚草发生及防治情况

1989年,秦皇岛市首次发现豚草。抚宁、昌黎两县和海港、北戴河、山海关区共16个乡84个村发现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发生范围130平方公里,较集中发生面积为1.25万亩,每平方米最高密度为4 000株,一般为200株。8月27~28日河北省植保总站在秦皇岛市召开豚草现场会,为8月份开展大规模普查打基础。市政府召开有关县区领导、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地方铁路、城市绿化办公室、卫生局、教育委员会、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村经济委员会等24个单位参加的除治豚草现场会。副市长崔致中做了发动群众除治豚草意见的讲话。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电台都作了宣传,使社会各界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了除治。

1989年5月,市政府发出除治豚草意见的文件,市植保站、市爱委会与市电视台共同协作,到重点发生区进行现场录像,在电视上播放宣传,发动群众铲除豚草。市财政拨专款1万元用于豚草药防示范,在秦海公路两侧除治豚草1万延长米,效果很好。

1990年6月29日,市政府在海港区召开秦皇岛市除治豚草现场动员会。到7月底,全市累计出动5万人次,铲除豚草200万平方米。

1997年调查发现豚草除青龙、卢龙两县未发现外,其它各县区均有分布。较集中发生面积约1万亩,分布在14个乡87个村。公路、铁路两侧、城区部分街道、海港区发生较重,已侵入菜园、玉米、向日葵、大豆等农田。

2008年农业有害生物普查中发现,豚草属在秦皇岛市除青龙县、卢龙县外都有分布,其中昌黎县沿公路发生30公里,海港区主要发生于荒地、路边、沟旁,发生程度2级,为零星发生,危害率10%~20%以上,山海关区主要发生于路旁、荒地,为零星发生。

3 主要防治策略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豚草已经形成沈阳、南京、南昌、武汉4个扩散中心。2009年6月农业部第1216号公告制定了新的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不再将豚草属列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但是还应该继续开展防治工作。

3.1 积极争取市政府政策、财力支持。豚草的防治多生长在荒地、公路边、铁路边、水沟旁、田块周围或农田中,具有适应性强、抗逆力极强、种子产量大(每株可产种子300~62 000粒)、种子具二次休眠、传播途径多(水、鸟、人、车辆携带传播)等特性,这就决定了豚草的防治必须由农业、林业、园林、公路、铁路、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多部门协作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由市政府出台专门文件,牵头成立由上述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机构,财政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统一组织、协调豚草的防治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每年都要进行豚草的拔除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把豚草的危害降到最低。

3.2 开展广泛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画等多种宣传手段,宣传豚草的识别及危害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街道办事处、社区骨干组织几次豚草识别、除治培训。

3.3 人工除治。目前豚草的除治手段主要以人工拔除为主,对成片生长的可以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以虫治草”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并未进行推广,且由国外引入天敌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因此我们建议采用人工拔除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选择在6、7月份组织2次大规模的防治,8、9月份豚草开花期再组织一次重点拔除,同时搞好监测工作。

3.4 替代控制示范。目前豚草的发生主要在荒地及公路、铁路旁,在全市统一除治的基础上,和公路、铁路部门合作,建立几个替代控制试验示范区,经过几年的试验,如效果很好,再向全市推广。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叶片
秦皇岛市人大系统 创新方式方法 做实联动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利用“人工叶片”从无到有生成燃料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我的植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