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1-18赵艳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衰阴性病情

赵艳丽

急性左心衰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主要是由心脏疾病造成的, 心肌缺血是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 同时会伴随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1]。急性左心衰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这与患者抵抗力、免疫力减弱、身体各项机能减退等存在密切关系[2]。呼吸道感染属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 其会使患者病情愈发恶化, 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且二者相互影响和作用, 会诱发低氧血症,导致心力衰竭加重, 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降低其生活质量[3]。在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过程中, 还需要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 对改善和缓解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感染患者展开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感染的患者, 符合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4], 并经影像学、实验室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5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6例, 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8.2±5.6)岁。研究组男30例, 女25例,年龄52~79岁, 平均年龄(69.4±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即要求患者在病情急性发作期保持卧床休息, 心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要适当抬高床头,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体位, 以增加其肺活量, 确保其呼吸畅通;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仔细观察其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有无异常;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并在其用药后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情况,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或患者主诉出现不适感, 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高度重视和警惕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补充营养物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呼吸道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口腔、气道中分泌物、痰液等及时清理干净, 指导神志和意识清醒的患者正确配合咳嗽吸痰, 尽可能排出痰液。对于痰液黏稠咳出困难的患者, 可选择雾化吸入排痰;以患者病情为依据进行体位引流, 定时更换体位和叩背, 以促使痰液快速排出,咳嗽无力或昏迷患者可选择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 吸痰前需要与患者做好解释, 并给予其高流量吸氧, 防止出现低氧血症, 提高其配合意识, 吸痰时要保证动作轻柔缓慢, 避免对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造成损伤, 帮助患者保持气道畅通无阻,强化氧疗治疗, 嘱患者尽可能延长呼气时间, 以促进二氧化碳(CO2)排出[5]。②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濒死感比较强烈, 这会导致患者情绪紧张、焦虑不安,从而加快心率, 增加心脏负担。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情绪和心理状况变化, 尽可能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 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 增强其对疾病认知和理解, 给予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 列举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 使患者树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心理变化会影响病情, 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勇敢面对疾病, 做好治疗和护理配合,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发病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 并严格遵照医生指示用药, 做好相关抢救药品、除颤器等准备工作。碘胺酮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所以用药后需要加强观察, 尽可能避免护理操作不当或失误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地高辛之前需要测量患者脉搏, 脉搏<60次/min的患者禁用本品, 给药后需要对患者胃肠道反应、视物模糊与否、心电图有无ST段鱼钩样改变等进行观察;给予患者利尿剂后, 需要观察是否出现低血钾症, 同时观察尿量、颜色, 对缺钾症状进行及时补钾;对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时, 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6-8]。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和复发情况, 包括咳嗽好转、体温正常、咳痰减轻、咽拭子培养和痰培养结果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体温正常41例(74.5%), 咳痰减轻43例(78.2%),咳嗽好转42例(76.4%), 痰培养阴性40例(72.7%), 咽拭子培养阴性42例(76.4%), 研究组分别为53例(96.4%)、52例(94.5%)、52 例 (94.5%)、51 例 (92.7%)、51 例 (92.7%);研究组咳嗽好转、体温正常、咳痰减轻、咽拭子培养阴性、痰培养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发现[9], 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并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 切实提高疾病治愈率,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护理干预是临床对常规护理模式的一种改进和优化, 通过为患者制定和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 可显著增强其对疾病和临床治疗的正确认知, 促使其积极有效的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从而使呼吸道感染病症得到显著改善,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疾病复发率。与此同时, 实施护理干预还可增进护患间的友好关系,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体温正常41例(74.5%), 咳痰减轻43例(78.2%), 咳嗽好转42例(76.4%), 痰培养阴性40例(72.7%), 咽拭子培养阴性42例(76.4%), 研究组分别为53例(96.4%)、52 例 (94.5%)、52 例 (94.5%)、51 例 (92.7%)、51 例(92.7%);研究组咳嗽好转、体温正常、咳痰减轻、咽拭子培养阴性、痰培养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安全可行,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心衰阴性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