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分析

2018-01-18李丹王松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脑血管舒适度造影

李丹 王松林

全脑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 显示脑内动脉、静脉和静脉窦的形态、部位、分布的一种显影技术, 并通过数字减影来获取高分辨度成像, 简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目前临床视其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1]。但该方法是一种有创侵入性操作, 部分患者会出现一定的不适, 从而在造影过程中因紧张而出现过激行为。为减少患者的不适,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围绕舒适护理展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15日~2017年7月16日本院收治的104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患者和家属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观察组男37例、女15例;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64.74±4.38)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8例, 高中10例, 初中8例, 小学6例。对照组男36例、女16例, 年龄47~73岁, 平均年龄(64.29±4.16)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7例, 高中11例, 初中9例, 小学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手术前 护士向患者、家属做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知识宣教, 讲解造影的目的、方法、步骤、术中要用到的仪器及作用, 并通过多媒体给患者、家属观看造影过程,以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床上排尿练习, 避免因术后发生尿潴留, 叮嘱患者术前食用易消化食物,避免因腹胀或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引起穿刺部位出血。术前晚遵医嘱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助眠。

1.2.2 手术时 手术时护理人员在患者旁陪同, 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4℃, 湿度控制在50%~60%。手术时保持室内安静, 对患者隐私部位进行遮盖。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清醒患者可以与其聊天, 分散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避免过度紧张出现过激行为[2]。鼓励患者不适时说出感受,并进行安抚, 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1.2.3 手术后 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需加压包扎, 长时间压迫会引起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 对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告知加压包扎的重要性, 使患者能主动配合,并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按摩下肢, 酌情适当进行健侧肢体伸缩练习。鼓励患者多饮水, 4 h饮水1000 ml, 以促进造影剂排出。通过交谈、听音乐等方式, 分散患者注意力。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卧床而出现腰背酸痛, 可适当进行腰背部按摩并在其背下放置一些小枕头来缓解不适。饮食方面以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 尽量减少糖类的摄入, 避免排便困难[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前让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进行评分。舒适度:9~10分为非常舒适;6~8分为比较舒适;3~5分为一般舒适;0~3分为不舒适[4]。舒适度=(非常舒适+比较舒适+一般舒适)/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35~59分为满意;<35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中3例发生血肿(5.77%), 4例发生排尿困难(7.69%), 5例腰背酸痛(9.62%), 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12/52)。对照组中10例发生血肿(19.23%), 4例发生静脉血栓(7.69%), 7例发生排尿困难(13.46%), 11例发生腰酸背痛(21.15%), 并发症发生率为61.54%(32/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76,P=0.0001<0.05)。

2.2 舒适度 观察组非常舒适21例(40.38%), 比较舒适11例(21.15%), 一般舒适15例(28.85%), 不舒适5例(9.62%),舒适度为90.38%(47/52)。对照组非常舒适10例(19.23%), 比较舒适11例(21.15%), 一般舒适14例(26.92%), 不舒适17例(32.69%), 舒适度为67.31%(35/52)。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016, P=0.0040<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29例(55.77%), 比较满意12例(23.08%), 满意9例(17.31%), 不满意2例(3.85%), 护理满意度为96.15%(50/52)。对照组非常满意16例(30.77%),比较满意11例(21.15%), 满意13例(25.00%), 不满意12例(23.08%), 护理满意度为76.92%(4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0, P=0.0041<0.05)。

3 讨论

大部分患者对全脑血管造影不了解, 对操作存在一些担心, 如担心术中危险性、术中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等, 同时因造影属于侵入性操作, 对其心理也造成一定影响[5-6]。本次围绕舒适护理展开研究, 通过术前介绍手术流程, 消除患者顾虑心理, 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与清醒患者耐心沟通, 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紧张情绪, 术后给患者讲解注意事项,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9]。因患者术前对造影有了充分认识, 降低了恐惧、焦虑等心理, 术中、术后能充分配合,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了舒适度, 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 低于对照组的61.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7576, P=0.0001<0.05)。观察组舒适度为 90.38%,高于对照组的67.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016,P=0.0040<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 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2540, P=0.0041<0.05)。这也与秦泽红等[10]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得出的结论相仿。

综上所述, 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实施舒适护理, 能有效改善患者舒适度,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舒适度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