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兴 百姓富 生态美

2018-01-18邱胜韦倩徐元芳

当代贵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火龙果肉牛农户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邱胜 韦倩 徐元芳

“小菌子”鼓起“钱袋子”

以种植食用菌为主要产业,贵阳市白云区冷水村昔日“荒山“变“金山”,农民走上致富路。图为冷水村种植的冬荪。(向忆峰/ 摄)

看似普通的林地,拨开松针,一个个冬荪蛋映入眼帘。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冷水村村支书罗德全说:“这是冬荪种植基地,要不了多久,冬荪蛋就能破壳而出了,到时将创造不小的经济价值。”

几年前,冷水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没有产业,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低,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土地、林地被迫丢荒。

冷水村的改变与“三农”专家科技服务团的到来分不开。2016年1月,白云区“三农”专家科技服务团几十名科技干部扎根这里,他们通过考察、研究、实验、指导……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昔日“荒山“变“金山”,农民走上致富路。

“这里海拔高、纬度低、日照少,很适合发展食用菌。”专家团团长吕平告诉记者,“冬荪、羊肚菌、黑皮鸡枞等珍稀食用菌经济价值高、见效快”。

站在种植基地旁,吕平保守估算:每亩可产1000斤鲜菇,每斤干菇可卖到240-350元,每亩有2万元收益。将冬荪进行深加工,每亩可达到5万-7万元的产值。

在专家团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尝试种植冬荪。牛场乡祈山村的陈荣飞是村里的精准贫困户,身患残疾,靠着打零工要养活五口人,生活拮据。

这样的苦日子一直熬到专家团将食用菌带到白云区。“他们多次来家里劝我种食用菌,并耐心地教授我相关知识,让我越来越有信心。”陈荣飞高兴地说,“以前我家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现在把家里的2亩林地全种上了食用菌,收入能达到几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专家团不仅公布自己的联系电话,而且还建立了一个包含专家、农户、合作社、村委会成员在内的微信群。“农户只要有问题在群里说一声,我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专家团成员邓春英说,“我们还与村委会合作,延长产业链,确保农户产品有销路”。

此外,专家团还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向农户讲解食用菌种植的相关知识。每月进行一次全团工作例会,将各乡(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讨论、商量,逐一破解。

截至目前,白云区专家团推广农业新品种58个,解决农业技术难题138个,推广农业新技术35项,申请发明专利150项,培训农民8000人次。

“牛经济”强起来

肉牛产业是凤冈县农业支柱产业,也是该县花坪镇“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的引领产业。图为龙滩口集团养牛场。(冉昱晟 / 摄)

寒冬时节,遵义市凤冈县花坪镇东部的东山村正迎来肉牛销售旺季,计划出售的2600多头肉牛,产值高达2500多万元。

东山村属一类贫困村。2016年,东山村通过发展肉牛产业彻底摘掉“贫困帽”。

“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每逢卖牛,田兵比谁都兴奋,对田兵来说,“卖了这季牛,村民就有钱过个好年。”

2016年2月,田兵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来到凤冈县花坪镇,帮助地方养殖产业发展。

肉牛是凤冈县农业支柱产业,也是花坪镇“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的引领产业。

初到东山村,田兵就对全镇39家10头以上存栏量的养牛大户和163家养殖肉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走访。

“才从学校读书出来的娃娃,能懂什么?”凤冈县众心能繁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佑胜对这个刚来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半信半疑。

直到有一天,田兵到张佑胜的养牛场查看牛的生长情况,发现有一只小牛已奄奄一息。在张佑胜看来,这种情况他都会放弃治疗。

对畜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田兵来说,一看症状便知饲料配得不合理,他通过变更饲料配方外加药物辅助治疗,小牛奇迹般康复。喂了几十年牛的张佑胜,突然对这位“年轻专家”充满敬佩与感激。

“先熟后理”,这是田兵为村民普及养殖知识的诀窍。“一上去就给村民讲知识,村民会排斥,起不到效果。”于是,田兵隔三差五去村民家拉家常。

就这样,田兵给村民讲解病疫预防、饲料配制、牛市行情、人工授精等知识,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合作社养殖的肉牛日渐壮硕。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达337户,其中有78户是贫困户,肉牛存栏量3000多头。“要让村里的贫困户都参与进来,合作社规模最终要发展到1000户。”东山村村主任张刚说。

村子的肉牛产业发展好了,销路又成了问题。

以前,村民养的牛都是以低价贱卖给牛贩子,零星销售。田兵认为这种销售方法不可取。他协调县农牧局和几家大型食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定向销售。

近年来,凤冈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经济”,让农民依靠养牛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1万户肉牛养殖户,其中6410户贫困户共2.2万人,已有3200户已通过肉牛产业成功实现精准脱贫。

“到2019年,凤冈县存栏能繁母牛达10万头,年出栏肉牛10万头,实现肉牛综合产值100亿元。”凤冈县农牧局党组成员梁正文说。

用活水资源 做好“水文章”

江口县闵孝镇平寨村渔业生产基地坐落在群山之间,一股清泉穿越而过。

“这里生态好、水质好,为平寨村养鱼提供了天然场所。”铜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吴宗凡说,平寨村山高路远,经济滞后,但生态良好,水质优良,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

2016年2月,吴宗凡积极响应“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号召,被委派到平寨村。

养鱼是吴宗凡的专长。他将渔业基地设计成三级水池:一级池塘养鲟鱼,二级水池养泥鳅和普通鲢鱼,三级水池养三文鱼。

“三文鱼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可以将一二级水池排出的污水净化后排入沉淀池进一步净化,最终达到III类水排至河道。”吴宗凡说,“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将水源充分利用,还能减轻病虫害”。

江口县立足水生态、用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发展水产业。图为村民在平寨村渔业生产基地劳作。(宋磊 / 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宗凡不仅仅从池塘建设、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给予村民指导,还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让这一批接受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带着村民干。

返乡能人杨秀萍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杨秀萍创建江口绿源水产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启动泥鳅养殖项目,让20户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村民到公司打工等形式实现“户户增收”。

“去年,我在泥鳅养殖场的入股分红有2000元。今年,通过精准扶贫贷款,参加冷水鱼养殖入股5万元,算下来年底就可分红1.5万元。”38岁的陈红霞是平寨村贫困户:丈夫外出务工摔成残疾,儿子上大学、女儿读高中,家庭重担一人挑。

如今,杨秀萍的养殖场已成铜仁市规模较大的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场,年生产商品鱼60万斤,远销重庆、贵阳、长沙、成都、广州等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时值严寒,可渔业基地仍是一派村民劳作的繁忙景象。和往常一样,平寨村凉水井组村民陈霞又开始一日的劳作。

洗池子、分鱼、打扫卫生,在陈霞看来,每一项工作都比种庄稼轻松,挣得也比种庄稼收入多:“没来公司打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水稻为主,年收入5千来块,到基地打工,一年能挣到2万元。”

江口县立足水生态、用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发展水产业,先后培育和引进10多家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成立50多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泥鳅、鲟鱼、三文鱼、小龙虾、大鲵等特色水产养殖面积6000多亩。

“目前,江口县有30多个村参与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实现年产值1.2亿余元,解决群众就业3000余人。”铜仁市农委人事科主任科员杨胜华说。

脱贫致富“金果果”

罗甸县农技员为果农作火龙果管理技术指导。(班方智/ 摄)

“这就是红心农业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3000余亩。”罗甸县龙坪镇科技副镇长周新说。2016年1月,为响应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号召,他来到龙坪镇挂职科技副镇长,指导龙坪镇的火龙果种植。

南州罗甸县红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落户龙坪镇六一村,流转土地建设火龙果种植基地。针对公司在农业技术方面力量薄弱的短板,周新带着农技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服务。“专家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公司在生产、管理等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司负责人黄鑫说,农技专家耐心教授技术,公司快速投产见效。

公司带头示范做出效益后,带动当地农户致富。每逢农忙时节,当地贫困户就来基地打工,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让农户学到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

红心火龙果属于热带植物,要想种植好,需要掌握先进的田间管理模式。“农户在基地务工学到技术后,为发展火龙果产业奠定了基础。”周新说。

一开始,很多农户对火龙果种植并不感兴趣。罗甸县果业产业化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永忠说,为了激发农户种植火龙果的积极性,政府免费提供果苗给农户并给予种植补贴。

为了让农户对红心火龙果的种植有更深的了解,周新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在果苗定植、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并亲自把关。

农户学了技术,一部分选择自己种植火龙果,一部分选择去基地当技术工和管理人员,解决了附近村组200余人剩余劳动力的季节性用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火龙果种植。

农技专家施策,火龙果种植得法,六一村火龙果基地发展迅速,开始探索以火龙果种植生产基地为主体,承载吃、住、行、游、购、农耕体验一体化的现代观光农业。经过3年的发展,村民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六一村发展火龙果产业致富只是罗甸的一个缩影。2013年,罗甸获得国家级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同年,“罗甸县火龙果”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7月,罗甸县被认定为“中国火龙果之乡”。

目前,罗甸火龙果规模已达6.45万亩,实现产值1.9亿元,覆盖全县7个乡镇69个村1.25万户5.16万人。

猜你喜欢

火龙果肉牛农户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