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生合作探究教学”的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讨

2018-01-17陈扬帆

中学生物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

陈扬帆

摘要 通过教学案例对“师生合作探究教学”这一方式的探讨,来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更快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学策略。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师全合作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如何认识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在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见表1,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目前,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可概括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而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尚未见具体阐述。笔者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认为可将表1的要求降低,作为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初步领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尤为重要。

2对基于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思考

基于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阶段教师应坚持下列做法。

(1)要兼顾《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和学生年龄特点。目前,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它所提出的要求是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提示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只有把二者与学生年龄特点所呈现的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设计才能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方法有效、预期效益良好,实施起来才会胸有成竹。

(2)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指导教学能够科学、有序、正确地开展的保障。优秀的教学设计具备取得良好教学效益的可能性,但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才能转化成实际的高效益,这已被无数的教学实践所证明。

(3)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生源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储备、知识水平、学习状态与方式、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需求侧重点等,是有目标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的教学,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无效的。

由此,笔者提出了使用“师生合作探究教学”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尝试,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对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尝试

现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利用“师生合作探究教学”尝试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内容有些抽象,但蕴含着让学生领悟科学精神和方法、学会学习的好机会。“师生合作探究教学”主要是指综合使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让学生自主简略地模拟科学家研究的过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整节课中,学生都保持积极参与的情绪,达成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增进了人文积淀,而且感悟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体会到对类似问题应如何思考、确定方法、获得证据,从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会学习的经验,才是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在本节课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3.1尝试一:有意识地使用问题串

在课堂展开的各个环节与及时追问中,笔者都有意识地使用问题串。如,学生按小组探究化石时,要求学生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并提示:生物的哪些部分容易形成化石?为什么?化石的硬度如何?化石里的生物为什么也是坚硬的?能不能从这块化石里提取到生物的基因,然后复活它?教师以问题串帮助学生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便探究更深入的后续问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串时,必须注意“度”的把握,相关的问题沿着“铺垫→引导→帮助→提升”的方向构成串比较好。使用问题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如何思考,在持之以恒的渐进过程中学会学习。

3.2尝试二:提前明确告知学习目标

当师生共同深化探究化石时,笔者先指出:模仿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思考使用了哪些证据、方法,得到了哪些推论。这样让学生提前进入准备深入探究的心理状态,明确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小,不仅表现在学习态度上,也表现在对学习目标的感知上。实践证明,提前明确告知目标很重要,是否有这种明确的提示,对学习效益影响很大。教师最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的人文积淀,而且以感性认识为主,特别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其能够获得的信息的运用。

3.3尝试三:学生实践与教师启发讲解相结合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学习至关重要,其共性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但初中生习得的难度很大。因此,学生动手实践与教师有意识的启发、讲解均不可或缺。

以本课为例,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探究获得良好基础后,教师适时把探究方向转到方法方面,进行师生共同探究:我们试着像科学家那样来研究一块化石(三叶虫)。它有什么特征?属于哪一类生物,为什么?学生讨论,标出体节和附肢、触角、外骨骼,说明它是节肢动物。这启示从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理性思维方法。这时,教师展示三叶虫复原图,提问:据你所知,现在有没有一些动物的形态和它很接近(展示虾蛄和鲎的图)?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远?这启示根据共同的重要特征联想,在未知的问题上推知新结论的理性思维方法。同理,教师展示始祖鸟化石图片,提问:你觉得始祖鸟是鸟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展示始祖鸟复原图和现代鸟类图)?它和现代鸟类哪里像?通过学生讨论、比较和总结,得出:它的翼和羽毛像鸟,但没有喙,口中有牙齿,翅膀上有爪。教师再追问:这又像哪一类动物(展示驰龙图片)?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始祖鸟兼有恐龙和鸟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说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有没有更多的证据呢?(展示中华龙鸟到始小翼鳥的前肢比较图)大家说说它们的前肢有什么异同点?它们的前肢骨很相似说明什么?中华龙鸟能飞吗?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追问:这个证据支持“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观点吗?这启示从大量的证据中比较,在充分的比较中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理性思维方法。在获得学生肯定的答复后,继续追问:研究生物进化,是不是只研究化石?现代的生物,比如人类,是不是进化而来的?有的科学家研究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的蛋白质。为什么要研究它呢?这启示必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证,才能证明所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的理性思维方法。

在课堂总结与拓展环节,由师生共同讨论、补充,得出结论,并着重总结探究过程中使用的证据、方法。对初中学生,教师不能只抽象地告知方法的名称,应让他们参与实践,加以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引导,才能使学生感悟某种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即获得“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学生再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提升,能够在新情境下决定自己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即获得“决定怎么办”的策略性知识。师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师生都将终生受益。

3.4尝试四:利用变式训练的方法学习教材

笔者制作的“进化树”分成植物、动物两半“空树枝”,粘贴的代表生物图片与教科书上基本不同,让小组成员先分别按植物或动物的方向探索粘贴,并在旁边注明该生物所属的类群;再将两半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进化树”,进行组内改错和认定。教师巡视,将典型例子拍照上传,供全班交流。此后,请学生阐述生物是怎样进化的,作为总结生物进化历程和趋势的线索,让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生物进化知识,并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

本节课教学的侧重点在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学会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尝试。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不难发现,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是基础和保证,发展初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则是关键。因此,教师以知识为立足点,以能力为着眼点实施教学,才能较快地有效达成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误区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朴实自然,演绎本色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