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视的进展趋势可以预测

2018-01-17

大众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细胞培养失眠症帕金森病

近视的进展趋势可以预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刘奕志团队利用百万医学验光大数据,创建了近视眼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对近视进展趋势进行个体化预测。相关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官网首页。

刘奕志团队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云平台,通过访问智能平台,输入前后两次检查的年龄和度数(间隔至少一年),即可预知10年内的近视度数变化与高度近视风险。(《生物谷》)

 多功能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日本京都大学最近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向一名患者脑部移植了由ips细胞培养的神经干细胞。

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被移植的是由他人ips细胞培养的多巴胺神经干细胞。这是全球首例利用ips细胞治疗人类帕金森病的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手术效果和安全性还需长期观察。(《生命科学》)

失眠应首选心理行为治疗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很多人都受其困扰。据文献报道,30%~50%的人遭受过短期失眠症(病程少于3个月)的困扰。目前各大睡眠疾病治疗指南推荐的关于失眠症的首选方法并非药物治疗,而是心理与行为治疗。尤其是慢性失眠症,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但是当该疗法无效时,就该考虑药物治疗了。(《今日医学新闻》)

治疗白天嗜睡有新药了

欧洲一家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了一种新药的上市许可申请,用于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猝倒症)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人患者,改善和减少他们白天过度嗜睡的症状。

这一药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发作性睡病引起的白天过度嗜睡会使患者虚弱,同时在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也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欧盟没有批准过相关的治疗药物。(《ABC新闻》)

微型眼贴可送药物到眼球

在治疗威脅视力的疾病(如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时,让药物直接入眼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鹏及同事开发了一种毫米大小的眼贴,上面包含微针阵列,这些微针以可控方式将药物送达至眼球。微针会逐渐溶解,缓慢地将药物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该装置已在小鼠身上进行了测试,未来有望让患者在家中就完成一些眼病的自我治疗。(《自然·通讯》)。

猜你喜欢

细胞培养失眠症帕金森病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的meta分析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兔坐骨神经的研究
超级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2015~2016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