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策略思考

2018-01-17曹红梅

教育界·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教学能力

曹红梅

【摘要】根据新课标改革的相关规范,语文学科成绩所占比重将在高考中大幅度提升,这客观上对作为高考基石的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因此也显得格外必要。文章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困境,根据自身教育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關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提高路径

一、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和科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教育改革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是逐年提高,加上社会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型家长数量的不断增长,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能力的提升也绝非一蹴而就的。

新课改倡导语文学科要兼顾学习的工具性及人文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更要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训,让学生多方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将语文作为应试的工具。新课改倡导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学习,组织整个教学过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并且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等。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还还应该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提高语文科研水平,增强文化底蕴。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关系不再是过去的以上压下,而是建立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关系。因此,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用于自身的教学行为,最后才能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进落后的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语文教师能力内涵

语文学科可以说是众多学科最接近生活的一门课程,初中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表达与日常理解水平的教学,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质上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从宏观上讲,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其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语言理解方面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微观上讲,它又包括几个大的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专业素养,在授课中能够博闻强记,游刃有余;二是教师应该具有组织课堂的能力,力求达到有效性与风趣性的有机结合;三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个人修为,包括言谈举止、穿衣打扮,一举一动都应该体现出一种优雅、大方、高尚的气质。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一)新课程意识不强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内容上,新课标提出要克服以往的书本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体现其社会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自觉改变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把一些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理念中,要不断从“知识传授者”向“兴趣引导者”转变。

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视了以上所提及的新课标意识。河南某初中教师竟然在十年内没有更新过备课,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得很多的奖项,我想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理念并没有很好地渗透到社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二)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反思能力

教学模式陈旧是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基层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由于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加剧,这在许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加显著,语文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直接导致教学理念的整体僵化,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其二是对素质教育改革贯彻得不够彻底,许多学校仍然在自欺欺人,将教育改革停留在口头上,实际教学中照搬以前的教学模式,没有改进的迹象。比如2013年教育部对全国12省份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只有4个省份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改革水平。以上两个方面都是造成我国语文教学模式陈旧,常年难以取得实质性改进的原因。

(三)对语文教材的使用缺乏创新性

语文教材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工具,在课程设计以及授课指向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初中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呢?笔者认为:我省自新课改以来,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在内容方面要比以往版本更加丰富,设计的知识面也更加宽广,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教材在对材料进行筛选时忽视了语文教材应具备的创新性和实时性,以至于选取了大部分距离现实生活太过遥远的素材,这些素材并不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心灵体验,难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材料,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选取道德感恩单元的素材时,教材选用了《雷锋日记》作为感恩教育的典范。笔者认为,雷锋是好人好事的典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其生活背景距离现代社会相对遥远,许多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那种艰难中的奉献,在教学过程中甚至有同学觉得很好笑,这就失去了经典的作用。

(四)师生交流不充分

“尊师重道”是中国人信奉的道德理念,也正因如此,不少教师常常以“领导者”自居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初中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互动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用权威来压制学生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笔者认为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师生交流的不充分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还会大大降低课堂的授课效率。语文学科有着特有的本质,从目的和用途上讲都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路径

(一)强化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岗位履职能力

对中学教师的定期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教学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思想觉悟等各个方面,那么定期定量的业务培训,就成为目前最为可行的一种策略。这在河北省的许多中学中就有所体现。这些学校采用与大学顶岗实习相互配合的方法,将在职教师送到师大去培训,并给予在校大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转变教学模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endprint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转变教学模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已经是必行之策。教学模式的僵化必将带来成绩的止步不前,省内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并且采取了有效措施。例如南王初中采用的“圆桌教学”,利用互动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习的相互促进。其他学校也应该以此为榜样,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革。

(三)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材应用路径

在第二部分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出现代语文教材创新性的缺乏是阻碍初中语文教师能力提升的瓶颈,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还是以《雷锋日记》的选用为例,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又不落俗套,赋予创新,我们不妨将郭明义的事迹选入教材,用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来教会学生什么是奉献和感恩,所以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与应用能力

多媒体作为一门现代技术,几乎已经无处不在。在信息化时代里,将多媒体的灵活性、趣味性与教学的严谨性、学术性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与应用能力,首先要求学校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例如电脑、大屏幕、投影仪、电子备课、扫描设备等;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电脑应用水准,以使教师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实现课件的制作以及资料的搜集。

(五)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综合素质

“身正则独善其身,独善则为人师表。”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只有這样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的师德要求。在上述的讨论中,教师的定向培训已经被提上日程,这里我们着重强调教师的自我完善。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做到不断反思,积极进取;其次是要切实端正态度,以学习者的身份实现“终身学习”。

(六)汲取新课程理念,增加师生互动交流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不短的时间,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普及工作并不理想,在许多学校并没有得到落实。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主动汲取新课标教学理念,不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实现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更应该加强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并且将新课标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五、结语

在上文论述中,我们就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研究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主要针对语文教师能力的概念,现代语文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能力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教师应成为引领学生成长,唤醒学生潜能,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文本课程的实践者。语文学科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众所周知,现代语文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武玲利.对初中语文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05):75.

[2]刘远清.简述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与发展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08):33.

[3]宋祥.语文教师在职培训的学段视阈与整体关照[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1):20-23.

[4]陈春玲.师德教育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下),2013(09):37.

[5]刘文福.中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的探讨[J].新课程(下),2013(09):37-38.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