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018-01-17刘玉梅张国恒

吉林农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玉米生长土壤

刘玉梅,张国恒

(榆树市弓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 130400)

在玉米栽培技术的采用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要制定合理的计划,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下面结合具体工作经验,对玉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总结。

1 土壤选择和田间管理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需要重视玉米种子的扎根程度以判断其发育及长势。因此往往要选择土质厚实、营养丰富的地质。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农民往往会忽视对土地肥力的保护,因此当长势欠佳时直接施加肥料,长此以往,土地受损严重,肥力透支,难以继续耕种。可见,在进行种植之前需要充分翻耕土地,保证可提供玉米种植所需的肥力。深耕是常见的田间管理措施,可有效的改良土壤的透水透气性,避免土壤碱化或吸水量不够,同时可预防出现作物早衰、倒伏等现象。由此可见,适当的深层翻耕可提升土壤肥力,减少施肥用量,降低耕种成本,具有实践意义。

整地是耕种过程中另一项常见措施,有利于保证耕种土地土质优良、土壤平整,进而增加土地种植的有效性,提升土壤厚度,以此实现种植的作物有较好的均衡性、抗虫能力强、抗风效果好。同时有效调整土壤层次的通透性,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与适宜的水量。通过整地为作物提供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

此外,田间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玉米产量。对此,在进行种植之前首先要合理控制种植的密度,保证每棵植株都有充足的氧气和阳光以供生产发育。若过密的种植,难以保证氧气满足每棵植株的需要,影响其发育长势。对此,要进行播种量的把控,保证玉米有适宜的生长空间。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补苗、追肥、除草,合理控制每个生长阶段的玉米质量,以保质保量。

2 种子的选择和播种

当前,玉米种植范围较广,诸多地区都可种植玉米,但不同地区天气具有差异性,因此种植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对此,在选择玉米种植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选择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品种。如根据玉米的喜温性,在部分寒冷地区选择抗旱、抗寒的品种,同时注意玉米的日照要求,保证其产量。而进行玉米品种创新时,需要选择叶片直立收敛、株型紧凑的杂交种,以实现增产。

玉米增产的另一关键环节是合理播种。而播种时节的选择通常要根据玉米的需水特性来决定,一般是因其耐旱的特点而将播种放置在雨季之前。同时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条件适当的进行播种调整,防止因气温骤变而影响植被生长,避免因播种时机错误而致使玉米减产。

3 病虫草害的防治

玉米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为了保证其生产质量,应及时采用合理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其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满足含水量的要求,避免水分流失过大对幼苗带来伤害,而引发病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玉米出苗时期的虫害感染情况,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及时进行虫害预防,如引入天敌等。若虫害较为严重则需及时使用农药除虫,保证玉米生长有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此外,要做好病虫草害的预防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并预防。同时,对田间杂草较多危害植株生长的情况,要适宜的选择化学方式并巧妙的结合生物方式,对此类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提高玉米品质。

4 合理施肥与灌溉

玉米的栽培技术需要根据地域区别进行合理的选择。但是由于技术认识观念及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部分地区仍未采用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并缺乏对玉米生长的科学性认识,导致施肥灌溉时机把握不恰当,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耕作。抑制玉米的生长,因此为了提升玉米种植的质量,要充分结合玉米的生长需求与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适宜种植的微量元素化肥提高施肥的有效性。此时,可适当的选择生物型化肥,如将豆类植物种植在缺氮的土壤中,利用根瘤菌实现固氮。同时合理灌溉也是提升玉米产量的另一常见措施。只有合理的调控施肥与灌溉之间的关系,才可保证玉米栽培营养充足、水分充足,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5 及时收获

玉米还有另一关键的步骤,就是及时适当的进行收获采摘。玉米收获的最佳时间需要根据玉米苞叶的颜色进行合理判断,主要原因是收获时间过早,此时玉米发育尚不成熟,当其表现出白色、白黄色相间时,因此不仅要合理的把控玉米的收获时间,甚至可以适当的完善,提升其栽培发育的持续时间,进而保证收获的有效性。

6 结语

本文结合玉米栽培技术,分析了玉米高产要点,为保证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相关工作应该深入结合具体栽培实际,利用科技力量,重视对其有效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栽培技术的科学性引入,以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猜你喜欢

玉米生长土壤
收玉米啦!
土壤
碗莲生长记
灵感的土壤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我的玉米送给你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生长
灵感的土壤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