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种植助推平和蜜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01-17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平和县蜜柚果农

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历经30多年的发展,目前种植规模达4.71万hm2(70.7万亩),年产量120多万t,产值50亿元;蜜柚延伸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创下全国同类品种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国内市场份额、品牌和出口量“六个第一”。由于蜜柚种植面积过大,片面追求产量,过多施用化肥、农药等原因,土壤肥力下降、酸化严重、抗蚀性降低、面源污染、蜜柚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平和县推进蜜柚生态种植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做法与成效

狠抓山林复绿补植。2015年11月,平和县开展林业整治活动,以2015年7月1日后桉树采伐迹地改种乡土阔叶树种等为切入点,狠抓“复绿补植”。同时,严禁毁林开垦种植蜜柚等果树;严禁乱砍滥伐、盗伐林木;严禁开垦荒山、采伐迹地新种蜜柚,必须栽种乡土阔叶树种或混交林;严禁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山毁坏植被。3年来,全县关停木材加工厂74家,造林绿化0.36万hm2(5.35万亩),改种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0.13万hm2(1.9万亩),抚育幼林0.53万 hm2(8 万亩)。

推广施用有机肥。成立平和县生态柚园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一支以省、市专家为顾问,由出入境商检局技术人员、县乡农业技术人员、村级农技员组成的技术队伍,在全县设了50多个测土配方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目前,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7万hm2(34万亩),推广使用有机肥面积1.47万hm2(22万亩)。

推行农药零增长化肥减量化措施。一是建立农药零增长化肥减量化示范,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建立11个绿色防控示范点,面积达486.7 hm2;建成5个太阳能诱(杀)虫灯示范基地,面积达80.0 hm2;推广套袋面积4.0万hm2以上,约占总面积的85%;以“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绿肥”等技术模式,建立3个化肥减量示范点,面积达466.7 hm2。二是加大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全面检查平和化肥销售市场,查禁重金属含量高的肥料。2017年全县年减施化肥3.25万t,农药施用总量比2016年降低1.45个百分点。九龙江流域(平和段)I-I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推广生草覆盖栽培技术。实施“千百十生草覆盖示范工程”,建立2个县级示范基地,18个镇级示范基地,244个村级及安农作业区示范基地。全县投入补助资金近1 000万元,完成推广果园留草覆盖栽培技术2.19万hm2,其中自然生草混种良性益草果园2.02万hm2,人工果园播种留草示范基地面积0.17万hm2。

着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划定全县重点整治范围,制定《平和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霞寨中润蜜柚基地、五寨天意红肉蜜柚基地土壤改良试验。其中,天意蜜柚基地实施“智慧 +生态蜜柚”标准化建设项目,按照生态、环保、机械化、智能监控等方法,做好蜜柚基地的病虫害、土壤肥料的监控,做到科学、精准用肥用药、减肥减药。

机械化助力生态转型。随着农村劳动力紧张和工价急剧攀升,平和县部分柚园出现失管撂荒的现象。为此,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大力引进果园适用的多种机械设施,包括单轨搬运机、履带式搬运机等果园运输机,履带式开沟机,微耕机,三轮自走式碎木机,割草机,无人机以及喷灌、滴管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大大提高柚农作业工效,降低蜜柚生产成本。

二、存在问题

分散经营不利产业转型升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是平和县蜜柚产业的基本特点,短时间内技术的普及和群众传统种植观念转变难度较大。目前,全县蜜柚专业合作社160多家,多为蜜柚出口商检报备或想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而成立的,真正规范化建设且发挥合作化经营作用的为数不多。全县种植蜜柚5 000株以上大户近500户,上万株的近百户,这些大户在现代“五新”技术示范、产业规模化和生态转型升级中,没有有效地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从业人员整体老化。管理果园的农民多数年龄较大,普遍学习能力弱、科学管理水平较低,用肥、用药存在盲目性,时常造成肥料、农药过量使用现象,对于生态种植心有余而力不足。

喷药机械更新换代慢。目前平和县蜜柚果园使用的喷药机械大部分是担架机,且使用高压喷枪,普遍存在药液跑冒滴漏等问题,农药利用率不高;尚未有更新替代的植保新机械。

资金投入回报不成正比。果农使用生物农药、绿色防控、增施商品有机肥,相比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采用新技术新肥料的成本明显加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经济效益尚不明显,增加的投入很难在销售环节得到合理回报。

三、应对措施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扶持家庭农场示范点。加强专业化、合作化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努力创建一批市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延伸带动“五新”技术推广和运用,引导家庭农场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种植、品牌化经营。示范带动全县蜜柚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二是持续创建农民创业园。持续推进规模200 hm2(3 000亩)的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围绕“柚香四海、生态平和”主题,通过连片生态种植,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以工业化理念发展、以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以现代经营方式拓展蜜柚产业。

做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蜜柚生态栽培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果农的思想认识和生态栽培技术水平。通过宣传来提高广大果农的生态安全意识,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广大果农的科技水平。在蜜柚生产中,以生态栽培技术替代传统的落后的栽培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流失。

建立蜜柚质量可追溯制度。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依托,对生态栽培示范区进行跟踪检测,质量安全监控,建立蜜柚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对检测合格的生态栽培示范区给予通报并适当奖励,提高果农生态种植的积极性。

将生态种植相关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有关蜜柚生态种植的项目补贴,如有机肥替代化肥补贴、绿草区果园种草留草补贴等纳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确保现代果业标准园、农业“五新”集成示范推广等项目顺利开展。

研究适合县情的机械化模式。以树下微喷灌和滴灌为主要模式,发展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提高水、肥、药液等资源利用率。结合山地柚园的实际,引进类似山地桔园电动喷雾机遥控装置和管道恒压喷雾系统等轻简实用机械。研制适合山地柚园作业的运输系统,运送采摘的蜜柚,以及肥料和农药等农用物资。

猜你喜欢

平和县蜜柚果农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柚”一年老家的味道
平和县红肉蜜柚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福建:第十三届中国(平和)蜜柚节开幕
平和县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一次包蜜柚
福建:第二届霞浦沙江蜜柚推介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