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2018-01-16卢秋贤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0期

卢秋贤

【摘要】本文论述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先整体后部分”了解图意、有序读文字题、专项正面教育等具体做法。

【关键词】了解图意 有序指导 正面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117-02

读题能力是审题能力的基础,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读题不漏字、不添字,能看懂与题目相对应的图画意思,了解初步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这项能力看似较弱,但对于刚步入小学学习的儿童而言,却是从无到有的跨越。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老师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读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既要有步骤地训练,又要注重细节,适当调控改进。

一年级新生对事物充满了新鲜感,也充满了好奇心,秉持着幼儿阶段唱唱、跳跳、画画、说说的粗线条学习模式,但孩子们普遍识字量不大,若要让其懂得如何进行数学读题并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前期的学习方式,改进细节,总结有效的指导方法,稳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

一、“先整体后部分”了解图意,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列式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看图列式的内容比较多,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图画中直接标示出来;另一类是出示完整的图画,不明确标示问题,由学生根据图画分析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不同的算式。

一年级学生以图像与机械记忆思维能力见长。其读题途径直接通过视觉直观感知理解,但由于经验匮乏,他们在读题时往往会出现片面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只了解部分图意,整体把握不准确;有的读题马虎,没有理顺数量之间的关系,直接作答,失分情况明显。

针对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先整体后部分”的看图规律。当出现一幅列式计算图画时,首先问学生:“图画上有什么?” 然后指导学生添加数量进行相关表达,让学生对图画有整体感知。接着问:“你从中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并提炼“部分数”,理顺“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最后,寻找问题……长期坚持这种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的读题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做题速度与准确率就能发生质变。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在完成难度更大的“只出图,不标示问题”的看图列式题练习时,在读题阶段就能准确把握图意并列式计算。

在这种看图指导训练中,教师还要注意关于“空笼”“空箱”等类似图画的指导。例如,笼内鸟儿均飞出,出现“空笼”图画时,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就不能以定式思维展开,而应详略得当——重点指导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观察问号在哪,也就是问题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提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题时,注意观察需要填空的算式连接符号,如加号、减号……以及这些符号连接的某一数量,由此提炼出数学信息,理清思维再作答。

在指导学生读图时,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入手,为后期逐步退化图像,用文字表述图意并做题做好铺垫,也为进入审题阶段做好前期准备。

二、有序指导学生读文字题,提高读题能力,降低失误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在小学低年段,大量的看图列式题型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从图像思维向文字思考过渡。当进入小学低年级中后期学习后,教师就可以逐渐淡化图像的主导地位,即使有图像,也仅仅起辅助作用。文字表述题型越来越多,对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准确读题能力是个新的挑战,教师可以尝试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读文字题。

小学生读题经常出现漏字与误读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读题囫囵吞枣,凭感觉做题。那么,在一年级听教师读题时,就要强调让学生边听边点出相应的文字,合理控制时间,让学生听一题写一题……这样操作,既可以矫正小学生马虎读题的不良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二年级,教师可以在一年级训练基础上加大难度——在教师读题过程中,让学生跟着点读。这样,学生能跟着老师的读题,摸索着认识题目生字,了解大概意思。但接下来不是读一题写一题,而是听老师读完所有题目文字后,学生再做题……长期训练,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如果发现不明确的地方,他们会主动再次读题。这样,小学生的读题能动性在教师的梯度指导中被激发了,开启了高层次学习的大门。渐渐的,在低年级的后期读题指导中,应让“点读”这种辅助方式逐步淡出,改用让学生先尝试出声音读题,边讀边圈出关键词或重要的数量,简要分析数量关系再做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课后题“找规律,圈出接着摆的图案”时,笔者先让学生伸出食指,然后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题目要求:“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跟随着老师的读题内容学生点出相应的字,然后让学生按顺序点第一幅图画中的事物并说出名称——“牛奶、可乐、可乐、牛奶、可乐、可乐……”,从中寻找规律,并圈出正确图案。但在指导学生完成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的练习时,笔者仅仅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阅读声一次点读完题目要求:“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然后让孩子们自主判断做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巡堂指导、相机点拨、集体评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步入中高年级自主读题、自主答题做好铺垫。

三、多方法正面教育,培养精准读题能力,提高答题正确率

正面教育,是指以正面事例或正面鼓励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意识。这种教育方式运用在培养学生精准读题能力上非常有效。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老师用夸奖的语言、直观的物象及浅显的故事等手段进行教育,为了在低年段提高小学生读题的准确率,笔者采用了语言表扬、展示优秀作业、自编正面故事、经验交流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正面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精准读题能力。

例如,为改正学生读题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笔者设计了积分奖励的方案鼓励学生精准读题。但凡作业得满分者,笔者都会在作业本的首页空白处印上小红旗,一面红旗积一分,学期结束后根据不同的积分范围设置不同的奖励,对学生进行精准读题、准确答题的正面鼓励。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孩子们读题时,集中注意力认字,细细思考题目要求。为了实现满分的目标,孩子们还会自觉地翻阅课本,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比较是否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有联系,厘清求的是哪种数量关系。有家长反映,孩子有时在听完家长读题后,还会跟他们研究题目要求,说出自己的理解,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他们会据理力争,还会主动向老师求教,激发学习的能动性。通过激励机制,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和精准读题能力,大大提高了孩子做题的准确率,进而养成慎思、善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的读题习惯各有不同,但综合长处、生动鲜明的正面宣传,能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向榜样学习,并互相模仿,探究读题技巧。例如,在进入二年级学习环节,笔者发现学生的识字量很大,已经能自主读题,而且还能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和重要数量,可以把文字题目化繁为简,提高读题准确率。于是,笔者把这种好的读题经验编成故事,通过动态的画面演示出来:孩子们,咱们班有位非常位能干的小朋友,他能把长长的题目给读短,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读题的吗?大家请看题目——“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这位同学圈画出重要数量就是“14名女生”和“男生少5人”,这样,题目的信息“男生数量少”就一目了然,要求男生数量,即列式14-5=9(人)。瞧!这位能干的同学是谁啊?让我们用掌声表扬他……谁还有不同的读题方法,可以告诉老师,下回老师也编编你的读题故事让大家向你学习……通过编故事这种有趣的正面教育,学生就会有目的地通过圈画、画图、纠错等方式自主读题,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独特的读题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精准读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学而有法,教无定法”,教师不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推进培养进程,而且还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学生精准读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