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2018-01-16汤培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验情境教学运用

汤培

【摘要】本文论述让课堂教学更高效的做法,包括情境导入,感知语言;情境体验,学习新知;情境创设,发散思维;情境拓展,回归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人物的情感,进而理解教材。

【关键词】情境教学 体验 思维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104-0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說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只有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活跃思维,并借助具体语境中所传递的信息感知语言材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新的译林牛津版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强化了阅读,将单词和句型的教学融入文本中,更加着重对文本的理解,强调整体性。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一些适当的情境,将抽象复杂的文字转变成生动具体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理解和学习。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展开情境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听课学习和日常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摸索谈一些做法。

一、情境导入,感知语言

语言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表达其意义的。情景是揭示语言所表达意义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从语言的新授阶段开始,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导入与所学语言相宜的语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对语言的初步感知。另外,在导入环节适当创设情境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语言训练。例如,在教室内创设一个与文本内容相似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教学主题。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切入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例如,教学5B Unit4“Seeing the doctor”对话时,刚好有一名学生因病假缺席,笔者就巧妙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

T:One student is not in class today. Whos she?

S1: Shes Liu Yun.

T: Whats wrong with her?

S2: She has a cold/fever/headache...(复习有关疾病的词汇并教学部分生词)

T: What should she do?

Ss: She should see the doctor.(揭示课题)

利用真实情境导入教学,不仅能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同时也以旧带新,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核心语言。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学生既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用于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语言运用的条件,增强情感体验。

二、情境体验,学习新知

新知呈现的环节,是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教授新的单词和句型,但单一枯燥的呈现方式并不受学生欢迎。托尔斯泰在著作中曾提到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一门外来语言,在缺少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好奇之余,也会存在一些陌生与抵触情绪,若教师能将原本枯燥陌生的英语学习转化成学生熟知而感兴趣的事物,并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呈现出来,学生一定会乐于模仿所学新知。笔者曾聆听过一位学科带头人的市级展示课,以下是她教学4B Unit 8 “Dolls”内容时的片段:

T:Ill do magic for you. I can change a doll. She is the same as the one in the story.

(噔噔噔) Now please look at the doll. Can you describe her correctly?For example: Her mouth is small. (Teach: her)

S1: Her nose is small.

S2: Her eyes are big.

S3: Her hair is long. (师指向chair教学hair)

T: Great! Now please read the story and find the differences in describing her.

S1: Her nose and mouth are small.

T: Show the tip how to use the word “and”.

本课利用与教学文本相同的实物教具“doll”,把本来非常枯燥的单词“her,hair”以及并列连词“and”的教学融入情境之中,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出来。当教师真的“变”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洋娃娃时,学生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纷纷盯着洋娃娃看。此时教师自然地用英语描述洋娃娃,学生很快就接受了,并且能模仿句型主动描述其他五官。单词“and”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地输出语言,并与文本中描述娃娃的句子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体会单词的用法。最后再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三、情境创设,发散思维

新课标强调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如何精心设计教案,而是课堂的组织和学生知识的内化方法。”因此,从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尝试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是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中心环节。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空间和时间,适当留白,多设疑追问,鼓励学生自主交流,从而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跳出书本,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

对于中低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师可以将对话表演作为学生自己创设情境的渠道,不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是增加各种辅助道具,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和主动表演,把文中的角色换成自己的姓名,多感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高年级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自主式语言学习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激活他们的主观潜能和学习激情。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是一封Anna写给Su Hai的电子邮件,其中介绍了一些Hong Kong的新年习俗。在邮件最后,Anna写道: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在语篇学习结束后,笔者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学生分组表演或复述课文,而是借助这一开放式的结尾,引导学生自己提出:Can you help Su Hai?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What about other Chinese festivals?将语篇中的情境进行延伸,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虽然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但他们还是尽力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这一情境既加强了学生对本课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这样创设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将被动交流升级为主动探究,在敢于表达的基础上更主动地多说多练。

四、情境拓展,回归生活

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作业是最后的环节,而小学阶段最常見的英语作业就是读、背和抄写。但是长期单调重复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觉得作业枯燥乏味。然而,语言是一种工具,交际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课后作业上,教师要精心选择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设计该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回顾整个课堂知识,而且要把课堂向实际还原,为学生提供真实化的生活情境。那么,如何设计能让语言运用的过程既有趣又高效的课后作业呢?

比如,英语口语和听力的素材不局限于课本和试卷,英语广播、原版小说和电影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资源,如让学生模仿和表演,给电影片段配音等。在学习完6A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英语海报,倡导大家从“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一角度出发。这次作业令笔者大开眼界,学生设计的各种保护环境的英文标语和倡议都很精彩且灵活。由此笔者意识到:所谓回归生活真实情境,就是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通过情境沟通起来,强化学生的人生体验,以增进对话题的理解和运用。古人云“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学习最终还需从“操练语言”转向“发展语言”。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因此,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自己创设语言学习情境,从而把书本上死板的文字转化成声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与教材设计的基础上,多加留心,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搬”到课堂上来,同时再延伸到生活中去。我们只有把教学内容融合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发散思维,巩固与活用文本语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体验情境教学运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