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幸福感

2018-01-16周娴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幸福感

周娴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学生做作业幸福感的策略,认为应精心设计作业,把好作业布置关;多元结合,关注作业的完成度;真情互动,增强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业设计 “六性”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90-02

作业是为完成学习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心理学家加涅强调,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习的内容,他认为作业是学习的八个阶段之一。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是一种良好的能量。学生眼中的幸福就是愉快、轻松,但不知何时起,学生的作业成了繁重、辛苦的代名词。如何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幸福感,这正是教师要思考研究的课题。

一、精心设计,把好作业布置关

(一)精准性

精准,就是精确准确。作业的精准性,体现在作业量少题精、针对性强。例如,《长城和运河》一课中,出现了“驾驶”“蜿蜒”这两个词语,对于“驶、蜒”这两个字,学生容易写错,容易把“驶”的右边容易写成“吏”,“蜒”写成“蜓”。于是,在预习中笔者就设计了“想办法记生字”的作业。第二天学生的反馈如下:

师:同学们,本课中“驶”“蜒”这两个字是难点,你们昨天想了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生:“驶”左边是马字旁,右边“史”的读音和这个生字是一样的。

生:“驶”就是驾驶马车,所以是马字旁。

师:这个字从古时候来,从历史中来,右边是个“史”。古人可没有汽车驾驶,马车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这个字左边是“马”字旁,右边是“史”。

师:“蜒”和“蜓”这两个字实在太像,怎么区别?“蜿蜒”是一个不能分开和单独解释字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像蛇爬行一样弯弯曲曲地延伸”,大家能否结合意思来记住这个字呢?

生:“蜿蜒”有很多的弯弯曲曲,而这个字中和“蜓”字不一样的部分,就像曲折纵横的道路,可不就是有很多弯曲的地方?

师:“蜒”字中有好多曲折的道路,让我们记住这就是“蜿蜒”。

精心设计精准性的作业,既达到了作业布置的目的,又不耗费学生的时间,并且,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也不反感。

(二)趣味性

人都喜欢有趣的事物,兴趣对于孩子的学习可以起到持续强化的作用。对于假期布置的课外阅读,有些学生可能会应付填写阅读表,时间每天固定,页数是一本书除以天数,每天等量。为了改变这种应付式的作业方式,笔者让学生用手抄报或者PPT的形式汇报,汇报中要求学生介绍清楚书本的内容,要有自己欣赏的人物及理由,以及摘抄的精彩段落。

作业呈现的结果是:女生心灵手巧,大多用的是手抄报汇报,且手抄报内容赏心悦目;男生用PPT居多,汇报中含有有趣的插图,形式也丰富多彩。为了做好手抄报和PPT,学生们都认真阅读,且在制作过程中字斟句酌。假期后,笔者再把他们的手抄报整理成册,配上封面,做成《我把好书说给你听》汇报成果,在班级中传阅,还把PPT放到班级QQ群中共享,让学生为自己的阅读成果感到骄傲。据家长反馈,这样有趣的作业,学生非常喜欢。

可见,适当地变换作业形式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二、多元结合,关注作业完成度

(一)合作性

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既能让每个成员有活动和展示的机会,又能凝结众人的智慧,让学生规避个人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具体而言,朗读和角色扮演适合小组合作。

例如,《三袋麦子》讲的是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口袋麦子,憨厚的小猪把麦子变成美食吃完了,勤俭的小牛慢慢地品尝,聪明的小猴把麦子全部种下并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笔者让学生自由选择童话角色读好这个故事,还让小组中朗读出色的学生指导其他同学。表演《小稻秧脱险记》课本剧时,小组中朗读水平高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做导演,组织本组成员读好演好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精彩的表演使文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等词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理解词语、练习朗读等作业在好玩中高质量地完成。

(二)研究性

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引导学生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因为问题的驱动性能激发学生研究创造,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研究,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智慧和能力。

我校的专用教室集中在南面的诚智楼,二年级、五年级教室在诚智楼后面50米左右,三年级、四年级教室在最北面,离诚智楼有近100米的直线距离,而且都没有连廊等遮挡。遇到下雨,学生要飞奔过这一段水路。科技节时,科学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观察校园,利用身边的一切物品,研制一个“遮雨神器”。低年级学生认为可以采摘树叶遮挡,于是就满校园找足够大的树叶;中年级学生想到用柳条编成帽檐,中间填上广玉兰的叶子制成简易帽子,因而就为剪多长的柳条和广玉兰叶子怎么呆在柳条中不漏下来伤脑筋;高年级学生准备用报纸蒙上塑料薄膜卷成圆锥形做成纸质斗笠,但他们总觉得卷的圆锥雨帽不够大,又不清楚多宽的帽檐既能挡住全身的雨又便于制作。科技节期间下了几次雨,正好可以检验大家的“遮雨神器”的設计效果。在学生设计这项研究性作业的过程中,科学老师带着学生认识哪些树叶表面油滑,可以遮挡雨水;数学老师教学生测量计算,做出最实用的纸质斗笠;劳技老师和学生一起编织柳条;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做成一大本“研制遮雨神器路上的酸甜苦辣”的心得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趣味与挑战并存,小组合作中的探究活动显得很有必要且有意义。

三、真情互动,重视作业评价

(一)自主性

教师手中的红笔向来是学生羡慕的东西,因为它能直接画出代表正确的钩。但批改作文草稿对于教师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学生认为这只是草稿,不是最终的习作。

鉴于此,笔者心想:如果把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的表现会怎么样呢?于是,笔者尝试着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草稿,圈一圈自己觉得同学写得好的语句并标注喜欢的原因;练练自己的眼力,看能否发现文中的错别字,以及对作文草稿提出一两点还需改进的地方。对此,学生手握红笔,严肃认真地批改着同伴的本子。一句句真诚赞美的话,让批改人学了一招,也让被批改的同学充满信心又异常谦虚。改错别字,文末提出改进的地方等,都是用孩子的眼睛观察到的,是从孩子的思维角度想到的,接地气又让人信服。自主批改、相互评价同学的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让被批改的同学虚心接受修改意见,愉快地进行习作再加工。

(二)互动性

作为家长,陪伴孩子的学习、参与他们的成长,关注作业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在家庭作业中,笔者建议家长及时指出孩子抄写默写中的错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改正;听孩子朗读时,建议家长及时指出读错的音、背错的语句,使及时的口头批改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家长陪伴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在共同解决学习困难时,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智慧和能力;在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时,孩子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这些陪伴从小处说,只要家长指导一下孩子的作业,就能达到很好的检查效果。与此同时,孩子看到家长既要忙自己的工作,还要指导自己的作业,就会更体谅家长的辛苦,也会心生努力学习的决心。

内尔·诺丁斯认为: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作业会一路相伴,相信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下,学生定能收获完成作业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