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新人文主义幸福观下的小学中年级古诗文教学

2018-01-16朱露露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江雪古诗文教学幸福观

朱露露

【摘要】本文以《江雪》一诗的教学为例,论述新人文主义幸福观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教学时要有张有弛,突出教学的目的性;要有声有色,关注课堂的情境性;要有说有笑,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以实现快乐、积极、有意义的幸福课堂。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 幸福观 古诗文教学 《江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32-02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题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的报告。该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赋予新人文主义以时代意义: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必须重视文化素养,立足于尊重、尊严和平等。[1]新人文主义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单个的人的权益更为重要,强调人性解放,同时重视社会对人性的规约,寻求人性自由、社会规范秩序和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和辩证统一。

新人文主义幸福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指向快乐与意义的协调一致、相伴相生,追求实现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意志,统一社会价值与自我实现。它包括三个维度:就个体而言,重视生命的价值,树立“自我和谐”目标,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理解挣扎和挑战都是暂时的,在不断的交流体验中,获得成就感、使命感、幸福感,学会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同时成长;就个体与他人而言,学会理解、感恩、分享,关注共同利益,追求和谐共生,给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也为别人带来幸福;就个体与社会而言,幸福的个体会将无限的正能量辐射到社会中,减少和避免彼此间的矛盾、纷争,形成一个更和谐、仁爱的社会,实现共生共赢。

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古诗文教学,我们提出了新人文主义幸福观,并以此指导小学中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从而培育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文化素养,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以及追求幸福生活。

一、有张有弛,突出教学的目的性

(一)多方位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意境和感情

正确地解读文本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方位了解作者、古诗背景和古诗意境。例如,《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亲朋离去、屡受打击让诗人倍感孤独。然而,纵有千难万险,柳宗元也对自己重回官场、为民造福抱有希望。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大雪纷飞,冰天雪地,江上老翁,独自垂钓。所以,这首詩既是孤独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顽强不屈精神的生动再现。

(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人文主义幸福观,结合中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笔者将《江雪》一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能够根据诗句和图片发挥想象,生动形象地描述诗所表现的画面;学会通过画面理解古诗的方法;体会到学习古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从而喜欢古诗;体会到柳宗元虽然孤独却仍然顽强不屈,对未来充满希望。接下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侧重传播给学生幸福正能量的信息。因此,在情感体悟时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亲朋离世、屡受打击、心中孤独是人之常情,接下来把重点放在学生理解柳宗元面临不幸的遭遇却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让学生知道人生中的挣扎和挑战都是暂时的,要始终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

二、有声有色,关注课堂的情境性

(一)画面音乐要动情

模象直观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2]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最吸引他们的眼球。在教学《江雪》一课时,笔者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原则贯穿始终。导入时,让学生以画猜诗,初步感受“画中有诗”。在理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先给孩子一个包含“鸟”和“人”的画面。因此,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多余的“鸟”和“人”,理解了“绝”“灭”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进一步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拓展《题秋江独钓图》时,笔者也是先提供一幅《秋江独钓图》,让学生当诗人,为图中景题一首诗,使他们又一次感受到“画中有诗”。

恰当的声音刺激有利于人们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在朗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笔者配上了《风声》音乐,让学生体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意境;在体会柳宗元“千万孤独”之感时,就配上《汉宫秋月》音乐,让学生体会“亲朋离去,万千抱负无人能懂”的凄凉。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感情,配上恰当的音乐,会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

(二)教师语言要深情

皮亚杰认为9-11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阶段[3],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江雪》一课时,笔者总是鼓励学生先思考后表达。比如,“我似乎感受到了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如果你能把描写雪大的语言放在前面来说就更好了!”……再用夸一夸、赞一赞的评价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表现自己的勇气。

以感染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感悟。在体会柳宗元的孤独情感时,笔者以低沉的语调评价“年老多病,亲人离世,朋友离去,万般无奈”;在体会柳宗元的顽强不屈之志时,笔者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评价“屡受打击,仍不改心中之志,那份坚定,让人敬仰”,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古诗内容。

三、有说有笑,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一)适当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人文主义幸福观从本质上是指向快乐与意义的协调一致。因此,课堂教学要适时添加趣味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内容,并学会传播幸福的正能量。

在教学《江雪》一课时,笔者尤其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在导入环节让学生“以画猜诗”,使学生跃跃欲试;在教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也是先给学生提供画面,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老翁”身上,发现作者被贬谪永州之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在本课的结尾,给孩子播放了《江雪》的“吟咏”和“古诗新唱”视频,使学生兴趣盎然。由于整堂课都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因而妙趣横生,学生也更喜欢古诗课了。

(二)恰当把握任务难度,给予学生成就感

美国心理学及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4]所以,我们要将任务的难度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他们可以“蹦一蹦,摘到桃”。学生一旦获得了成就感,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适当把握任务难度的策略有很多。首先,问题难度设计要适中。比如,在《江雪》一课的拓展延伸环节,笔者首先提供一幅《秋江独钓图》,让学生当一回诗人,给图中的景物题一首诗。由此,学生发现了“蓑衣”“斗笠”“酒壶”“酒杯”“小船”等。然后,笔者泛读《题秋江独钓图》一诗,让学生验证他们发现的景物是否在诗中。欣赏之余,学生惊奇地发现所题之物皆在诗中。最后,笔者再夸一夸:“你们都能成为小诗人呢!”学生都特别有成就感,想要朗读这首诗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策略,适当补充写作背景,以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体会古诗的情感。一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得到了突破,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实践证明,以新人文主义幸福观为指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让学生在快乐、分享、合作中走进古诗文、享受古诗文、爱上古诗文。

【参考文献】

[1]熊建辉校译.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施良方,崔允漷.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江雪古诗文教学幸福观
江雪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江雪
江雪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江雪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